在三国历史上,要论最为可惜,最不应该失败的一场战争就是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这次北伐本来是势如破竹,大有席卷长安,一统中原之势。但是,就因为马谡失街亭,而功败垂成,彻底断送了大好形势。那么马谡为什么会失掉街亭,这里面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有何内幕?马谡失街亭的原因是什么?
“用错了位置”
在三国时代,马谡的才华那是有目共睹的,绝对是个大才。但是人才之所以成为人才,关键在于他所擅长的领域。马谡是典型的谋士,最擅长的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因此,他最为关键的本事就是谋天下。但是,在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却将一个谋士直接放到一个将军的位置,水土不服,那是自然的,这就注定了后面的失败。人才用错了位置那就是蠢材。
“驾驭不了军队”
在历史上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经典案例有很多,无论项羽、韩信、还是曹操。因此,在当时来说,这是一个经典的战术,而马谡到达街亭后,将军队驻扎在山上,也是想置之死地而后生,使得军队无退路而死战,以此来守住街亭不失。但是,这里面的根本差别在于威信,在于军威,在于对军队的驾驭能力。无论项羽、韩信、曹操,能够成功,完全在于自己的威信,能够让军队无论什么情况下愿意为你卖命。但是,马谡就决然不同,既没有战功,也没有权威,唯一的就是诸葛亮的徒弟。这使得他没办法驾驭军队,关键时刻军队也不可能为其卖命,这也是后来魏军来了之后,蜀军都不敢下山的原因。
“立功太心切”
也许马谡也意识到自己没有军功,很难服众,而且,恩师诸葛亮的安排才使得自己有机会带军作战,因此,一方面要报答恩师;而更为重要的是,为自己以后在蜀国的地位打下基础。因此,他急切的需要一场伟大的军功来证明自己。因此,诸葛亮让他来守街亭,其实最为稳妥的办法就是守住。但是,你看,马谡来了之后,立足点不是守,而是进攻,为什么要进攻,那还是立功心切啊。
因此,马谡的失败并不是他没有才华,恰恰相反,马谡很有才华,街亭的失败也不是马谡的无能。而是在一个错误的地点,安排了一个不适合的人,而且,在关键时刻指挥不动军队,无法让士兵为自己而战,最终功败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