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战国七雄各国简介 除了秦国全在走下坡路

2020-08-13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 战国

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各国互相征伐和兼并,出现了以魏、赵、韩、秦、楚、燕、齐七国为代表的诸侯强国。

魏国——除楚国外第二个称王的诸侯

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的魏、赵、韩三国被周王室封为诸侯,而魏国的始封君就是魏桓子的儿子魏斯,魏国也是战国时期第一个实行变法改革的国家,魏国的变法也为魏国开创了长达百年的霸业之路,无人能及。魏国经魏文侯、魏武侯两代国君实行变法的情况下,国力不断加强,对外东征西讨,便很快称霸中原。魏武侯之子魏罃(魏惠王)继位后,国力更是达到鼎盛,魏罃为了继续保持魏国在中原的霸主之位,率先称王。魏国霸主的地位在魏惠王后期因没听庞涓的战略方针,经过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的失败,曾经称霸中原的魏国就此开始走下坡路,从此一蹶不振。

强盛一时“韩国”

韩国作为三晋之一,韩国是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弱也是最小的诸侯国,同时又处于四战之地,经常被魏、秦、楚这些大国欺凌。但韩国也有强盛一时,韩哀侯在位时灭了春秋小霸“郑国”,并将郑国改为韩国的新都城,改名“新郑”。到了韩昭侯时期,屡遭六国攻伐的韩国开始实行变法运动,韩昭侯任用申不害进行变法改革,短短数十年,韩国在申不害的变法下国力大增,诸侯不敢攻打韩国。韩国的强盛之路并没有多长,因韩国处于四战之地,地理位置又被其它四国团团围住,这种有限的发展空间,也在韩昭侯和申不害相继死后,韩国也走向了下坡路。

赵国

赵国也作为三晋之一,赵国的強盛之路也可以说一波多折,公元前403年,赵国与魏国、韩国被封为诸侯开始,赵国所面临的形势可说是战不敢战,被魏、秦、齐、楚四国常常欺凌,敢怒不敢言!直至赵雍继位,即赵武灵王,赵武灵王为了使赵国强盛,开始推行“胡服骑射”的政策。也经过这次变革,赵国由此成为阻碍秦国东进的强国,是插在秦国头上的一把尖刀。长平之战,赵国败于秦国,赵军被秦国坑杀四十五万,赵国开始衰落。

敢于周王室抗衡的“楚国”

楚国作为老牌诸侯国之一,从西周建立开始仅仅只是五十里领土的子爵诸侯国,经过几代国君的开疆拓土楚国也开始走向强大的道路,传位到西周末期熊渠时,因周礼严格区分君臣等级,讲究君臣名分,诸侯在国内只能尊称为“公”。而熊渠认为楚国的实力已经够强大,不按周礼的君臣等级,封自己的三个儿子为王,长子康为句亶王,次子红为鄂王,三子执疪为越章王,自己称为“公。”后来因惧怕尚有威信的周王室,熊渠撤消了三个儿子封王的王号。

进入春秋时期楚国不断强盛起来,楚武王杀楚厉王之子自立为君,楚武王是春秋时期第一个率先称王的诸侯,比战国时期称王的魏国还早三百年。据史书记载,楚厉王之子被杀后,熊通自立为君(楚武王),在熊通治理下楚国日益强大,春秋时期周王室已经衰弱,熊通为了提升楚国的爵位(当时是子爵),向周天子奏请,被周天子拒绝。熊通看到拒绝后就言:而周王室不提升楚国爵位,我就只好自称尊号。”于是当即自称王号,称为“楚武王”。 楚武王称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楚国的强盛之路一直战国中期都是强国,它的衰落之路也从战国中期开始到被秦所灭。

齐国

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国,周武王灭商王,大封功臣,封吕尚(姜子牙)在今山东一带建立齐国,齐国在当时可是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的大国,齐国分姜姓齐国,田氏齐国。齐国在姜姓齐桓公时期,齐桓公重用人才,用管仲、鲍叔牙为相,对齐国从上到下进行改革,齐国逐渐强盛,与四国诸侯会盟,充当盟主,南伐楚国,齐桓公成为中原霸主,齐桓公所在的齐国是最强盛时期,齐桓公死后齐国也开始衰落,传到康公时被田氏取代,至此姜姓齐国亡,田氏齐国开始。田氏齐国传到齐威王时,齐威王贤用人对齐国进行改革,齐国由此变强大,在马陵之战、桂陵之战中两次击败魏国,战国时期魏国在中原的霸业由此衰落。传到齐湣王时,国力达到顶峰的齐国被乐毅率领的五国联军(燕、秦、赵、魏、韩)攻入临淄,湣王往中被楚将淖齿杀死,后齐国虽复国,元气大伤的齐国由此从强国跌到弱国之列。

秦国

秦国被封为诸侯开始,就所在地偏安一隅而不受诸侯看重,直至秦穆公开始任用贤臣能将为秦国称霸。秦穆公欲称霸中原被晋国所阻,中原霸业被阻转向西戎,秦国在西戎的称霸之路很顺利,秦国在西戎为秦国开辟千里。穆公死后秦国的业衰落,诸侯又开始卑秦。战国时期秦国秦献公病逝,秦孝公继位。秦孝公欲恢复穆公霸业,重用商鞅对秦国进行大换血的变法,商鞅的两次变法运动,秦国迅速国富兵强,秦国成为了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再经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续实行商鞅的强国之道,秦国成为了七国中的佼佼者,在长平之战秦国击了最强大的对手“赵国”,从此无一诸侯敢与秦国抗衡,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老牌诸侯国“燕国”

燕国是七国中资格最老,燕国早在武王灭商后就建立,燕国的始封君是召公(西周宗室)的儿子。其实燕国从建立开始在天下争霸的舞台上是默默无闻的,就好比韩国一样屡受欺负,也差点走向了亡国的边缘。战国时期齐、中山两国攻燕,燕国由于内乱,几乎亡国。燕昭王继位后,对燕国进行改革,燕国才开始有了声色,使得弱小的燕国成为一时之强,也有了后来以燕国为主导的五国联军攻齐。燕昭王死后,燕国的强盛之路并没有走多长就开始了下坡路。

战国七雄中为何没有宋国?

在《东周列国志》中,称宋国“中国唯宋爵尊国大”,这是有着相当渊源的。在周王国分封诸侯时,以公侯伯子男作为划分诸侯国爵位高低的标准,大半姬姓封国皆为伯爵以下,能封为公爵之国的诸侯国并不多,主要有齐、鲁、宋、杞、祝、焦、蓟、陈、虢、虞等为数不多的诸侯,其中,蓟、鲁、虢、虞为姬姓国,但掌握军权,其他国家均为非姬姓国,而以齐、宋为大,《汉书》载:"宋虽灭,本大国。"那么,作为先天条件优越的宋国,为何在春秋战国时代却被沦落为二流国家的呢?

春秋战国,皆为以战养兵、以战养国,中原列国其危机大多来自外而非内,周人镐京城破来自犬戎,卫国多次迁都也跟戎狄相关,春秋战国最为强大的诸侯国,皆在边缘,如秦、楚、齐等国,皆在中原之外,而非在内。宋人以和为贵的思想本没有错,但在战乱的年代,就是大错特错了。宋国的命运,早在分封之际就已决定,战国七雄的位置,没有宋国的。


上一篇 : 成语买椟还珠的故事 现代商业心理学
下一篇 : 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是谁 有两个国家不分上下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