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一起闲聊孔子的教育思想,了解他所提倡的中庸之道

2020-07-06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

听到这样一种说法,说儒家思想旨在剥离百姓智慧,以便更好统治?这种说法无疑是偏激且不客观的。孔子不仅不提倡“让百姓失去智慧的教育”,而且还提倡“有教无类”,只要想学,不论地位如何,不论贫穷富有,都可以受到教育。同时,中庸可以说是孔子为人处世的原则,"让百姓失去智慧”这一做法显然走了极端,也不符合孔子的中庸思想。最后,有人说孔子以教育手段加强“上下尊卑”以此达到“让百姓失去智慧”效果,这是对孔子“正名”思想的误解,孔子更强调符合名的能力,又何来“让百姓失去智慧”一说呢?

1、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提倡人人应当接受教育

要说孔子被后世传颂千年的原因,大抵和孔子“有教无类”思想有关,因为在孔子以前,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接受教育的权力,普通老百姓,是难以获得受教育的机会。也正是因此,普通老百姓也基本难以获得当官的机会,官场几乎被贵族阶级“垄断”。

但是到了孔子那个年代,因为周天子失徳,礼崩乐坏,贵族对普通百姓的禁锢力减弱,再加上各种学说如雨后春笋般涌出,诸侯国又求贤若渴,人才显得有些短缺,于是,在多种原因的促成下,私人办学成为可能。孔子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办学堂,与以往不同,孔子的学堂大门面向所有想学的人。孔子收徒,不论地位高低,家里是不是有钱,只要有心向学,就可以来学堂学习。这也是孔子“有教无类”之教育思想的生动展现。

在孔子的一众弟子中,有贵族子弟,如南宫敬叔、司马牛等,也有平民家的孩子,如曾参、闵子骞、仲弓等等。可见,孔子不仅不赞成“让百姓失去智慧”,而且还提倡百姓多学知识。在教育上,孔子认为要做到“有教无类”,让平民也能学到知识,从平民中培养贤能之辈,继而回报社会。

2、“让百姓失去智慧”这种说法趋于偏激,不符合孔子的中庸之道

同时,“让百姓失去智慧”明显带有趋于极端的意味,所谓“让百姓失去智慧”,若简单理解,我们可以大抵理解成“以垄断教育的方式,让百姓无法获得教育的机会,继而让百姓的智慧无法被启发,于是大部分普通百姓没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让百姓失去智慧”之手段,对统治者统治是不是有利,我们暂且不议,但是这种极端的做法,肯定是孔子所不赞成的。

“中庸”可以说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方法论原则,贯穿孔子整个思想体系。孔子提倡为人处世,考虑问题,不能偏激,不能固执,不能自我,不能带有主见,要保有灵活性和原则性,不偏不倚去处理问题。而“让百姓失去智慧”明显就属于是一种走极端的体现,不符合孔子的“中庸思想”,孔子又怎么会提倡“让百姓失去智慧”呢?

3、认为孔子思想“让百姓失去智慧”,大抵是不理解孔子“正名”思想罢了

其实,有说孔子思想“让百姓失去智慧”的声音,原因也不是不可以分析,大抵是因为孔子宣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许多人认为,孔子这以思想中上下分明的等级观念,让人渐渐失去了“反抗精神”,所以,有人说孔子“让百姓失去智慧”。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反抗精神”有时候固然好,但是反抗精神不合理,那就是个大麻烦。孔子之“正名”思想,也是对不合理之“反抗精神”的一种压抑,比如,为了权力和财富,臣杀君、父杀子等等,这种反抗精神“正常”吗?当然不正常。孔子之正名思想,就是告诫人们,要修身养性,各司其事,不要有扰乱社会秩序之想法的僭越之心,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情。况且,孔子之“正名”思想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人要名副其实,要有符合自己“名”的能力。所以,孔子重能力多过重“名”,孔子哪里会想着“让百姓失去智慧”呢?如果旨在“让百姓失去智慧”的话,还重能力干嘛?

所以,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总结,首先,从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可以看出,孔子强调人人都应接受教育,并且也十分愿意从平民中培养并挑选出贤德的人,可见,孔子并非旨在“让百姓失去智慧”;其次,“让百姓失去智慧”属极端行为,不符合孔子的中庸之道;最后,有人说孔子以教育作为手段来强化“上下尊卑”,以此让百姓失去智慧,这实则是对其“正名”思想的误解,其“正名”思想强调“名副其实”,更看重符合“名”的能力,既然看重“能力”,又何来“让百姓失去智慧”一说?

上一篇 : 赵匡胤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赵匡胤如何驾崩的?
下一篇 : 赵匡胤的三个典故,诠释了他悲壮而传奇的一生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