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诸葛亮七擒孟获可信性有多高?看下面的逻辑你就清楚了

2020-07-17 诸葛亮七擒孟获是真的吗 诸葛亮七擒孟获

诸葛亮南征,是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平定南中叛乱,对当地汉族豪强发起的一次战争,时逢夷陵新败、刘备病逝,如何妥善处理南中地区的叛乱,是对诸葛亮执政能力的一次考验,南征是蜀汉建政初期的一件大事。

但是,由于蜀国不置史官,关于南征一事并没有留下足够的记录,《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南征的记述也不多,而作为其中的重要角色孟获,也是在《华阳国志》以及裴松之注解的《三国志》等史料中才得见姓名。关于孟获,我们颇为熟悉“七擒孟获”的故事。那么,孟获究竟是何许人也?历史上真的有过“七擒”吗?

“七擒七纵”的说法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与蜀汉“南抚夷越”政策的相合性。一般认为,诸葛亮在对南中问题上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这也与其在《隆中对》中做出的“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战略规划相一致。但是,诸葛亮南征是否真的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不能通过“七擒孟获”故事来循环论证,还要在史实中去找寻答案。

蛮王非“蛮”

似乎一提到孟获,便想到“南蛮王”,然后自动脑补出一位部落首领的威武形象,但是没有史料明确证明孟获是“蛮夷”。《资治通鉴》中提到孟获,使用的是“郡人”一词,而没使用“蛮王”、“夷人”。

那么孟获有没有可能是汉族呢?有可能。

南中地区虽然是夷越聚居区,但行政上属于是汉朝的疆土,汉朝在该地设置益州郡,并将一部分汉族豪强迁移到当地。到了东汉时期,在当地定居的汉族豪强,逐渐形成了以爨、孟等为代表的“大姓”,他们拥有私人武装”部曲”,是名副其实的“土豪”,并与当地民族的“夷帅”、汉朝的地方官员,共同构成当地特殊的势力格局。

孟姓是南中大姓,南中大姓是汉族迁居形成的,给了“孟获是汉族”的猜想有力的支撑。进一步地,我们认为之所以孟获被认为是“夷帅”,或是因为孟获是当地大姓中夷汉融合程度较深的豪强。当时,豪强的私人部曲实际上是夷汉兼用,汉族豪强为了与本土居民友好相处,曾用金帛聘用部分夷人作为部曲。

因此,一个合理的解释便是,孟获作为汉族大姓,原本并非豪门大族,更多地依靠当地土著壮大自己的势力,并且能够很好代表土著利益,从而在当地具有很高的威望,被人们认为是夷人的首领。

庲降都督

前文提到南中地区有三种力量构成,实际上在这三种力量中,南中大姓与地方官员不是完全分离或者对立的。蜀汉实际控制时期,诸葛亮为了南中地区的稳定,开始起用南中大姓作为地方官员,实行“南中人”治南中。

蜀汉还在南中诸郡之上设置庲降都督,作为南中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值得注意的是,在历任庲降都督中,只有李恢是“南中人”(建宁人),而李恢担任庲降都督的时期,是在诸葛亮南征之前和之时,并且李恢是久经考验的、深受刘备信任的蜀汉官员,也是南征中诸葛亮倚重的一支力量。

而在诸葛亮南征之后,在庲降都督,甚至是下沉一级的郡太守的人选上,蜀汉都表现得格外谨慎,绝大多数都是从北方另派人选,而非南中大姓,或夷人首领。我们都知道,孟获后来被调往蜀汉中央任职,官居御史中丞,其实是既笼络又防备,这也反映出对于当地汉族豪强态度的微妙变化。

“七擒”的可能性

在诸葛亮南征的时候,形成一定规模的叛乱主要有三郡,即越嶲郡(高定)、益州郡(雍闿、孟获)、牂牁郡(朱褒)。其中,高定的实力最强,雍闿、孟获次之,朱褒最弱。从诸葛亮的兵力部署和“兵分三路”的行军路线上看,可谓是为这种形势“量身定做”的。

225年,诸葛亮从成都出发,作为南征主力的西路军,首先在卑水地区寻求与高定军主力作战,击退高定军后,继续向雍闿、孟获所在的益州郡方向进军。作为东路军的马忠军则向东进军,攻击牂牁郡的朱褒,被击败的朱褒军向西南方向的益州郡移动,试图与雍、孟会合。

作为中路军的李恢军,自平夷沿小路南下,截断朱褒军西援益州郡的行军路线,并率先攻入孟获在益州郡的根据地,切断孟获的退路,配合诸葛亮军在味县(曲靖)以北截击孟获,之后,西路军与中路军在味县会合,共同向滇池一带进发。

可以看出,李恢军在南征中的阻截作用非常关键,诸葛亮截击和擒拿孟获的战役中,也有李恢很大的功劳,作为时任庲降都督的李恢是南征诸将中军功最高的将领,实际上,维护南中地区稳定也是设立庲降都督的初衷所在。

诸葛亮南征是蜀汉对南中地区第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但是,诸葛亮南征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南中问题”,南中地区后来又经历了反反复复的多次叛乱,只是规模相比第一次都较小。史料中记载的蜀汉对南中用兵有七次(实际上也只是选取有一定规模的记载,真实的情况可能更多,并且几乎贯穿蜀汉政权始终),诸葛亮亲征的只有第一次,有三次是庲降都督平定的。

我们再来看“七擒”的可能性。如果“七擒”泛指南中地区大大小小的七次叛乱,那么,显然平定的主体不总是诸葛亮,客体也不总是孟获,这种假设不成立。那么有没有可能发生在诸葛亮南征的一场战争中,我认为可能性极小,而且极不合逻辑。

首先,时间上不允许,也不符合客观规律,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起七次战役是做不到的,即便是小规模的。

其次,不符合诸葛亮用兵特点,征战不是猫捉老鼠的儿戏,征战贵在抓住有利战机,倘若来个“七擒七纵”,这让孤军冒险进入益州郡的李恢情何以堪。

“七擒七纵”的故事,想必是为了表现诸葛亮南中“怀柔”政策而演化而来的,而实际情况是,真正的“怀柔”是针对于当地的夷人部族,而不是这些汉族豪强,这里涉及到诸葛亮南征的战争性质问题。

攻心还是攻城?

高、雍、孟、朱等的叛乱选在夷陵新败、刘备病逝的时机,本质上是对于蜀汉政权的认同危机,作为汉族豪族大姓,有强龙则做地头蛇,无强龙则想自己成龙。从这个角度看,似乎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谈不上“南抚夷越”的民族政策。

然而,之所以需要诸葛亮亲征南中,必有其问题的复杂性。这些南中地区的汉族豪强在当地影响力甚大,他们裹挟夷人部族,将自身的叛乱行为加入了民族因素,这给诸葛亮的军事行动带来了很大的顾忌。

诸葛亮最终采纳参军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最终成功化解了危机。但是,我们必须要分清楚,攻心与攻城是针对哪个群体而言的,对于高、雍、孟、朱的处理,诸葛亮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的,从战争的结果上看,高、雍、朱三人皆战死,而孟获由于在夷人部族的强大影响力,被诸葛亮灵活处理,调离本土,高位养闲。

上一篇 : 败在秦王手里,荆轲死前终于说出了刺秦真相
下一篇 : 别再信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了,这是罗贯中神化诸葛亮的另一件事罢了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