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曹操引军南下,意图江东,孙刘联合,集合兵马五万,于赤壁与曹军对决。周瑜用计火攻,一把火烧掉了曹军八十万大军,让曹操败走华容道。从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周瑜、鲁肃、黄盖等人物被人们所记住。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小典故更是让人们津津乐道。
但历史的真相真的如此么?今天我带大家探寻下历史的真相。
一、赤壁之战曹操的兵力也就十万左右
在《资治通鉴》中记载,曹操给孙权写信说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意思是我曹操带了八十万水军,要与你孙权在东吴决战。
那么历史上曹操真的带了八十万军队吗?
赤壁之战曹操虽然号称拥有八十万大军,但这其实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有八十万大军,曹操打什么水战啊,直接强行平推,耗也把孙刘联军五万军队给耗死了。曹操之所以这么说主要还是想吓一吓孙权。
关于曹操军队具体数量,在历史中是有记载的。在正史《三国志.周瑜传》中记载“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但周瑜分析道“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
意思就是曹操自己的军队十五万人,在刘表那边得到的水军也就七八万,加起来应该是二十三万左右。这个数据是可信的。
因为当时曹操所统治的北方人口才三百多万,除去一半女性,一半老弱病残,能用的兵力顶多七八十万,在加上曹操当时的敌人不只是刘备孙权,在他背后还有西凉马腾虎视眈眈。
所以留守军队是一定要有的,曹操不可能把人全部带到赤壁。
在这二十三万军队中,除去一些后勤部队,最后投入前线的兵力并没有多少。因为曹操还要分兵把守沿途几个重要的城池,比如曹仁守江陵,乐进守襄阳等等,真正用来打仗的军队估计也就十万左右。占据地利优势的孙刘联军五万打曹军十万,其实也并不难打!
二、一把大火真的能烧光二十万军队?
在对抗曹操的过程中,周瑜确实是使用了火攻,但火攻的计策是黄盖想出来的。根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黄盖向周瑜建议:“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但火攻真的能一把火烧光二十万军队么?我个人认为是不可能的。
采用火攻确实是对付曹操铁锁连舟的最好办法,但用火攻的效果真的就那么好?
曹操的战船长期浸泡在水中,水火相克,所以大火想要将船完全烧起来并不容易,那时候没有火药,往船上浇点油就能点的着吗,再说即使船被大火烧,士兵也可以在江中取水救火。
三国中的陆逊也曾经使用火攻“火烧七百里连营”。其火攻能够实现的条件是:
1、夏天,天干物燥;
2、刘备军队处在密林中,周围都是易燃物质。
赤壁之战发生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二月冬至前后,是冬季,周围唯一的可燃物就是长期泡在水中的战船。
也就是说,火攻并不能够对曹军造成有效的伤害。如果真是这样,那曹操赤壁之战损伤那么多人,到底是怎么死的?曹操的船又是如何没的呢?
三、瘟疫才是曹操败退的主要原因
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写道“(曹)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卒多死者,乃引军归”。意思就是说,曹操在赤壁与孙刘军队确实发生了战斗,初期战斗确实失利,后来主要是遇上瘟疫才带兵回去的。文中并没有提到被周瑜火攻打败。
根据历史记载,赤壁之战时期,江东血吸虫病泛滥,在曹军在江边训练期间就已经发生了,并且蔓延很快,导致曹军非战斗减员十分严重,几乎达到了一半以上!而长期在江东生活的孙权军队,则因为免疫力强,导致发病并不严重。
同时在《蜀书》中记载:“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合力,与曹公大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又和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北归”。
这段话中一定要注意这句“与曹公大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里面的意思是,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操后,才烧的其船只。并不是先火攻烧船,打败曹军的。
在曹操后来写给孙权的信中也写道“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当然也有人说,曹操可能在为自己失败找借口。但我人并不可能,曹操一代枭雄,他敢大声说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可以看出曹操,并不是为自己失败找借口的人。
曹操战败退兵,主要是因为赤壁瘟疫甚行,让北方失败减员大半,保守估计达到了五万以上,难以战斗,与孙刘联军多次短兵相接,都失败了。于是便把船烧了,退兵回去了。
可见曹操失败不是因为火攻,而是因为瘟疫。所谓的火烧赤壁,实际上是曹操自己烧了大部分战船,孙刘联军在打败曹操后又烧了一部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