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会为什么会谋反呢?钟会能占据四川自己当皇帝吗
2020-07-30 三国 钟会为什么会谋反 钟会谋反的原因是什么
钟会为什么会谋反呢?
入西川二士争功,姜维一计害三贤。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大概是说蜀后主刘禅放弃抵抗投降邓艾,姜维心生一计,假意投降钟会,唆使钟会造反,然后杀光魏军,拥护蜀后主复位,不过人算不如天算,胡烈告诉了自己的儿子胡渊钟会要谋反,于是胡渊和卫瓘一起诛杀了姜维和钟会。
历史上确实发生过钟会的叛乱,史称钟会之乱,而关于钟会的叛乱原因,至今也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看法。关于钟会的谋反,大致有三种看法,分别是钟会自作孽说,钟会反司马昭说和钟会忠于曹魏说三种观点,不过到底哪一种观点才是钟会的真实想法呢?
关于钟会自作孽说并不完全是小说家罗贯中的引导。罗贯中用自己的春秋笔法尊刘抑曹,而钟会和邓艾是消灭蜀汉政权的罪魁祸首,写的二人罪有应得,当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读者的喜爱,民间也更原因接受这样一种看法。然而除了小说,似乎晋代的历史学家也原因将我们向这个思路去领。
《三国志》钟会内有异志。
钟会反司马昭之说是厦门大学林榕杰先生的《钟会反司马氏考论》中的观点。钟会原本是司马昭长兄司马师手下的幕僚,司马师去世之后,转投司马昭,为司马昭鞍前马后出了不少力,不过钟会始终没有得到司马昭的认可,官职上没有提升,工作量还增加不少,于是心生怨恨,在灭蜀之后爆发。
吕思勉认为:钟会是个文人,很有学问的,不是什么不知义理的武人,他要尽忠于魏朝,是极合情理的。所以钟会可说和王凌,毌丘俭,诸葛诞一样,都是魏朝的忠臣,并不是自己有什么野心。而他的谋略,还在这三人之上,亦且兵权在手,设使没有北兵的叛变,竟从长安而下,直指洛阳,这时候司马氏的大势如何,倒是很可担忧的了。钟会的效忠于魏,姜维的效忠于汉,又可称封建道德之下的两个烈士了。
不过我个人认为这三个观点都站不住脚。因为自古以来谋反都是重罪重案,钟会早年参与过淮南平叛的经历,王凌,毌丘俭,诸葛诞是什么样的经历钟会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像钟会这样心思缜密的人,对于谋反这样的事情不可能不提前筹划。
然而,钟会于景元五年正月十五入成都,正月十八就失败,前前后后仅仅经历了三天,那么这个谋划显然与钟会和张子房的相比的性格完全不符。
很多人会拿钟会诬陷邓艾的事情来说事。钟会确实参与到了污蔑邓艾的事件之中,但是诬陷邓艾的人不止钟会一人,师纂、胡烈都说邓艾谋反。
《三国志》钟会、胡烈、师纂等皆白艾所做悖逆,变衅以结。诏书槛车征艾。
也就是说邓艾是惹了众怒,否则司马昭也不可能仅仅凭借钟会一人之言就逮捕了邓艾。
而且钟会如果是素有异心的话,要想在蜀地割据做第二个刘备更应该趁早谋划,但是钟会在接到司马昭的恐吓之后就十分惊慌。
《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钟会传》:会得文王书云:“恐邓艾或不就徵,今遣中护军贾充将步骑万人径入斜谷,屯乐城,吾自将十万屯长安,相见在近。”会得书,惊呼所亲语之曰:“但取邓艾,相国知我能独办之。今来大重,必觉我异矣,便当速发。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汉,不失作刘备也。我自淮南以来,画无遗策,四海所共知也。我欲持此安归乎?”
所以钟会素有异心之说恐怕不成立。
再来看看钟会反司马昭之说。公元255年,司马师去世,司马昭接过政权,这里面有钟会和傅嘏的功劳,可以说钟会对司马政权的平稳过度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之后诸葛诞叛乱,钟会也参与平乱,钟会还建议杀掉嵇康,也得到了司马昭的认可,在面对进攻蜀国的方案中,司马昭的主要将领都反对,只有司马昭力挺钟会,公元261年前后,钟会升迁为司隶校尉。虽然身在外任,但朝廷大小事务和官吏任免权,钟会无不插手。所以认为钟会反对司马昭的说法似乎并不能完全站住脚。再来看看吕思勉先生的观点。钟会谋反是奉了郭太后的遗旨来讨伐司马昭的。郭太后在曹魏政坛上有非常的影响力,郭太后新死,钟会为郭太后发丧不难理解,但是远在四川的钟会怎么会接到洛阳发来的旨意,如果钟会想做曹魏的重臣,那么当初又何必为司马氏平定淮南三乱而出谋划策呢?
那么如果钟会想割蜀自立,是否可能呢?
我认为不可能。首先,钟会和邓艾都强调军纪的严明,而钟会和邓艾的军队打仗是战士,得胜之后不让这些死里逃生的人痛痛快快的抢上一次,那么这些军队对钟会的忠诚程度恐怕会大打折扣,这也是卫瓘能够煽动起魏军士兵造反钟会的原因之一。
《三国志》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
而被卫瓘煽动起的士兵给成都的生活造成的影响可谓空前。《资治通鉴》会将士死者数百人,杀汉太子及姜维妻子,军众钞略,死丧狼籍。卫部分诸将,数日乃定。
对于四川的本土官员来讲,钟会亲近蜀国原本的将领姜维、蒋斌、蒋显等人,这些人本身就遭受到蜀国本土势力的排斥,如果钟会赖在四川不走,那么这些蜀国官员就白白的投降了,所以从任何一个角度出发,蜀国的官员都不会支持钟会割据四川自立。
《三国志》后主既降邓艾,斌诣会於涪,待以交友之礼。随会至成都,为乱兵所杀。斌弟显,为太子仆,会亦爱其才学,与斌同时死。
《三国志》会厚待维等,皆权还其印号节盖。会与维出则同轝,坐则同席,谓长史杜预曰:「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
对于司马昭来说钟会的威胁也是实实在在的,虽然钟会是司马家族的马仔,但是司马懿不曾经也是魏文帝的马仔吗?况且司马昭在这件事后仅仅两年就一命呜呼了,所以司马昭有必要为司马炎扫平道路,所以必须要除掉钟会。
而且钟会本身就是一个弃子,司马昭召开讨伐蜀国的会议,大部分人包括邓艾和邓敦都认为不会成功,只有钟会认为能成功。于是钟会挂帅出征,而如果钟会取胜,功劳应当算司马昭的,如果失败,那么责任就是推给钟会,所以离开了中央的支持,钟会大军中的主要将领跟钟会可能并不一条心,钟会不能说是将全部精英囊入其中。
所以我认为,钟会谋反这件事有疑点,且疑点不小。钟会如果割据四川尚且不能自立,那么邓艾和钟会两个人中龙凤怎么可能行如此万难之事呢?邓艾和钟会两任将领都被说成谋反,这件事也很蹊跷,而且都和卫瓘有关。所以,我认为钟会谋反一事是司马昭强加给钟会的,而具体的执行者是卫瓘。
263年10月,司马昭加九锡,此时魏军仅仅打下了汉中,蜀国还不一定灭亡,随后邓艾消灭了蜀国。换句话说司马昭要想像曹操一样必须有点政治本钱,如果这些功劳归了邓艾或者钟会,那么司马昭就会和后世的桓温一样了。所以卫瓘不受封赏。
《晋书》事平,朝议封瓘。瓘以克蜀之功,群帅之力,二将跋扈,自取灭亡,虽运智谋,而无搴旗之效,固让不受。除使持节、都督关中诸军事、镇西将军,寻迁都督徐州诸军事、镇东将军,增封菑阳侯,以余爵封弟实开阳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