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苏定方为什么会被黑?全因这部《隋唐演义》扭曲了他的形象

2020-07-30 唐朝 苏定方为什么会被黑 为什么抹黑苏定方

苏定方为什么会被黑?

初唐名将苏定方,可谓是被黑的挺惨。原名苏烈,字定方,但他历来“以字行”,就是通常使用他的字,以字知名,他在大众文学文艺中的光辉形象,就是为主角的成长制造曲折艰难、引起读者观众的公愤,从而增加对主角的同情和支持度,进一步衬托主角高大全:

在《说唐》和《隋唐演义》里,在窦建德旗下的时候,苏定方设计害死了正面英雄罗艺、罗成父子,尤其是这个少年英武的帅哥罗成,是英雄秦琼的表弟,是天下第一武状元,又是唐军第一勇将,人气高得不得了,结果中了苏定方的圈套,万箭穿身,死得那个惨啊。

就这一条,这大白脸奸人的脸谱苏定方就画定了,所以演义里就安排了苏定方最后死在罗家后人的手上。

但真实的苏定方,开始被唐高宗高度认可并给予好评列入功臣之列的名将。

一.

隋末天下大乱,盗贼四起,定方父苏邕(yōng),在本地组织了数千人的队伍,防护流寇侵扰本乡。定方从小就有大丈夫气,敢说敢做,骁勇异常,同辈均敬服。年十五时,就跟随父亲与流寇作战,常率先登城陷阵。父死后,定方继其志,率领众人追杀流寇。从此之后,流寇不敢再扰本地,地方的父老百姓都赞扬他为乡亲们作了大好事。

后来在群雄逐鹿的整合中,河北一带成为窦建德的根据地。窦建德一代英豪,以信义著称于世,当时亦称帝,国号“大夏”,是天下最有力的争夺者之一。即便是他的对手唐人所写的史书都对他的仁义大度赞赏有加,可惜他天命不济,败于李唐。而生在河北继承父志保土安民的苏定方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窦建德的麾下。

当时窦建德手下大将高雅贤非常喜欢这个勇猛善战的少年,把他收为养子。到窦建德兵败于李世民之后,他的部将刘黑闼继承了窦建德的势力继续割据一方与唐为敌。苏定方此时仍然跟随义父高雅贤,替刘黑闼攻城略地,立下不少战功。

在这一阶段的历史当中,苏定方仅以一员猛将的形象出现,跟随着父亲和养父奔驰疆场,并没有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当然也没有害死过帅哥英雄罗成。这倒不是史书没有记载这件事,而是历史上根本就没有罗成这个人。就算是带点儿罗成文学原型影子的唐将罗士信也是被刘黑闼所杀,和苏定方也扯不上。

后来,刘黑闼、高雅贤在与唐的战争中先后败亡,苏定方此时已经小有名气,完全可以出仕新朝,但他却选择了返乡隐居,当其良民。

当他的名字再次出现在史册上的时候已经八年之后的贞观四年(630年),此时他以勇将之姿出现在李靖奇袭突厥的前锋线上,而官职只是一个“匡道府折冲”这样一个基层军职,逐渐成为以长途奔袭著称的骑兵将军.“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大唐骑兵惊人的战斗力在史书上随处可见,(其中以玄甲军最为出名),最可贵的是,他一直坚守大唐军人的道德底线,自己从不滥杀无辜,战斗结束后,他率领士兵掩埋尸体、慰问疾苦、兴修水利、修整道路,让大唐的恩德广布四方。

这次对突厥的作战获胜后,苏定方被提升为左武卫中郎将。

这是他成为唐军将领后第一次在记载中出现的情景,奇怪的是,当他再次出现在史书中时居然已经是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其间整整二十五年他不见了踪影,而且这时候他的职务仍然还是个四品下的中郎将(左卫勋一府中郎将),完全没有得到提升,足以说明这段时间他处于非常不得志的状态。

在这二十多年间,唐朝与高昌、高句丽、突厥、吐蕃、吐谷浑发生了多次战争和冲突,在这些战争中与苏定方同时出道、资历相当的将领如郑仁泰、薛仁贵等屡立战功,不断记于史册,而苏定方似乎完全被遗忘了,应该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政治原因在内。

很可能因为李靖灭突厥之战后发生的“珍物案”受到牵连,最后替李靖顶缸,当了政治内斗的牺牲品。

李世民去世后,内附的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就公然反叛。

永徽六年(655年)夏天,朝廷任命右屯卫大将军程知节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苏定方作为程知节属将之一来到了广袤的西域前线。

苏定方此时已经六十三岁,虽历尽沧桑,但其“骁悍多力,胆气绝伦”和十五岁时相比仍丝毫不减。就这样,势均力敌的双方因为援军的到达而分出了胜负,只不过一方的援军二万,另一方的援军五百,而取胜的是后者,只因为这五百骑,是大唐千锤百炼的名将苏定方的五百骑!

此战之后,唐军副大总管(二把手)王文度嫉妒苏定方的功勋(这个老家伙年资深、名气大、能力强而且地位低,和李广差不多,是个遭妒恨的好目标),为了阻止苏定方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就对主帅程知节说:

“虽然我们这一仗打赢了,但军队损失也不少,这样子是坚持不下去的,是无法取胜的。我们最好把军队结为方阵,让物资车辆居中,四面布阵,人和马都披上重甲,以保万全”。

随后王文度又假称持有皇帝密旨,说皇帝知道程知节恃勇轻敌,故让王文度在关键时刻接过兵权,让程知节听从他的命令。而这个久经沙场的老将程知节居然相信了他的鬼话,于是就收军停滞不前。唐军整日跨马被甲结阵,前进缓慢,于是很多马匹累死,士兵疲惫不堪,士气日益衰落。

苏定方见此情景就对程知节说:“我们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杀敌,现在反而坐困自守,马饿兵疲,遇到敌人怎能取胜?再说皇上派您为大将,主帅之外的将领都不能自行其是,怎么会发密诏给您的副手来另外发号司令,按理是不可能这样的。应该马上把王文度抓起来,让后飞骑上奏皇上”。但程知节却没有听从。

唐军好不容易达到恒笃城,有数千突厥人降附。王文度又出坏招,对众将领说:“等我军撤走了,这些胡人还是会反叛,不如全部杀了,还可得到一大笔财产”。苏定方怒不可遏,急切进谏:“如此,自作贼耳,何成伐叛?”但王文度哪里会听他的,在程知节的默许下,数千降胡被杀,财产被瓜分,“唯定方一无所取”,就是说在冒犯所有同袍战友的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苏定方坚持自己的立场,保持了自己的节操和清白。

就是这样的一个正直高尚的苏定方怎么会被冤枉成大奸贼的呢?笔者想来想去觉得很可能跟上述这个事件有很大关系,因为他站到了程知节老英雄的对立面上了。程咬金一世英雄、开国名将,却晚节不保、杀降纳财,被一个混蛋王文度耍得团团转,成了他一生的污点,也是他在正统史论里无法列入一流名将的主要原因。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新罗向大唐乞援,它在高句丽和百济的夹攻之下,已经岌岌可危。苏定方被任命为熊津道大总管,率领水陆大军十万余人,从城山(今山东荣城)渡海进攻百济。百济军队据守熊津口(今锦江入海口)进行顽抗,被斩杀数千,工事失守。唐军船队浩浩荡荡,直抵百济都城,这场战争成为了中国对外战争历史的一个标尺。

百济以倾国之兵与唐军决战,被斩杀上万人,百济军队想退回城中固守,但为时已晚,唐军破门而入,进入真都城,百济王义慈和太子隆逃到了北境。百济王的次子泰自立为王,率众固守,嫡孙文思却另有计较,“现在国王与太子虽然出奔在外,但名义仍在,叔叔自立为王,统领兵马,假使唐军撤退,我父子都要死于非命”,于是带领左右投奔唐军,百姓也纷纷出城,泰不能止。

苏定方命令士兵登上城墙,树起大唐的旗帜,泰只得弃械投降。百济灭亡了,它被分成六个州,并入了大唐的版图,百济王义慈和其子隆、泰被苏定方献俘于东都。

高宗嘉奖苏定方的功绩,赏赐珍宝无数,其子苏庆节跟随父亲征战有功,被封为尚辇奉御。苏定方又成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后转为凉州安抚大使,对抗吐蕃和吐谷浑。

吐蕃文书中言道,苏定方以唐军八千破吐蕃十万,大战之后,吐蕃十万大军仅仅只剩八千,极大地挫伤了吐蕃的元气和国力。

乾封二年(公元667年),苏定方病死于西北边陲,时年七十六岁。

高宗深为痛惜,责备左右大臣,“苏定方对国家有很大的功劳,理应褒奖,都是你们不为他说话,才使哀荣未能显扬”,下诏赠苏定方为幽州都督,谥号为 “庄”,其子苏庆节在咸享年间的身份是章武郡公。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朝廷追封前代功臣二十五家,苏定方榜上有名,“所食实封,并依旧给”。唐代宗大历年间,朝廷评定前代功臣,苏定方排在第二等功臣之列,显示了官方对苏定方的一贯看法和评价。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这对一个将军来说,并不希奇,难得的是一个军人仁者无敌的信念,他在强敌面前是猛虎,他在弱者面前决不是豺狼,仁慈和勇敢如此和谐地统一在他的身上。

上一篇 : 郑板桥的古诗,得罪了上司,最终被罢官后而写
下一篇 : 郑板桥写的诗有哪些呢?以诗入画,篇篇都是佳作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