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扁鹊三兄弟谁最厉害?为什么说扁鹊的兄长更胜一筹

2020-08-11 扁鹊三兄弟 扁鹊三兄弟的故事 战国

中医自诞生之日起,几千年来一直坚持“治未病”的思想,一贯认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据《鹖冠子·世贤第十六》记载:魏文侯求教于扁鹊,询问他家兄弟三人中谁的医术最好。

扁鹊如实回答,在他兄弟三人中,大哥的医术最好,二哥的医术次之,他的医术最差。魏文侯大惑不解,为什么你自以为医术最差,而名声却闻于天下呢?请扁鹊予以解释。扁鹊回答道:“大哥治病,在病情尚未发作前就施法将病根予以了铲除,其医术高超外人不知道,只有家人知道,所以没有名气。二哥治病,是在疾病初起,症状表浅时施治,虽药到病除,但乡里人认为他只是会治小病的医生,故名声不大。而我治病,都是在病人病情危重、痛苦万分之时予以施治,分别应用针灸、药物内服外敷,甚至动用手术,均能够使病情转危为安,逐渐痊愈,大家都认为我的医术神奇,所以能名闻天下。”魏文侯听后,自以为明白了道理,其实不然。而在当下,真正悟透这寓言故事的也不多。

如果将扁鹊三兄弟这故事按照中医理论对号入座,扁鹊的大哥是上医,他二哥是中医,他自己只能算是下医。这里要强调的是,这不仅仅是扁鹊个人的认为,而且是千百年来整个中医界的主流认识。历代的医家,在著书立说里,在医疗实践中,一直把“治未病”、养生保健放在首要位置,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防治疾病,维护整个社会人群的健康,充分体现中医药学是以健康医学为主包含疾病医学的伟大医学。

就整个社会人群的生存发展而言,人们不仅需要像扁鹊那样高效率治已病的良医,更需要众多治未病、治欲病的上医、中医。但是在历史的演进中,较长时间以来,“治未病”的医学思想逐渐被淡化,甚至被“治已病”所取代。这其间原因固然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绝非历史的进步而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在很长时间里,相当多的人尊崇的、相信的是能治已病的医生,不相信、不认可能治未病的医生。千百年来一直延续至今,能治已病的医生名头都很响亮,而能治未病的医生,即使像扁鹊的大哥、二哥一样,也是默默无闻。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老祖宗的教导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可真正能按老祖宗的话去做的就不太多了。

建国以来“预防为主”一直是卫生工作的主要方针,但是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即使对急性传染病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疾病的防治收效甚微。目前我国经济几十年来高速发展,已经实现初步的小康,对健康长寿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可“看病贵,看病难” ,慢性病成井喷,未富先老提前进入老年社会,现有的医疗资源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医疗保健要求……这一时解决不了的社会难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健康素养的提升。

解决社会难题的根本出路在哪里?一方面,在于发病后控制不如发病中控制,发病中控制不如发病前控制,这就是“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作为国家和主管部门应该教育激励所有的医务人员争做“扁鹊的大哥、二哥”,而不是争做扁鹊。如果大家都想做扁鹊,可能会导致处理医疗危机的成本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危重病人将承受不了巨额的医疗费用而无法医治。这也像在下游打捞溺水者一样,只会发病率、死亡率越来越高。在我们医疗卫生界,如果有三分之二的人员,像“扁鹊的大哥、二哥”一样在上游把守,就能把整个社会的发病率、死亡率降下来,有效地解决一系列的社会难题。


上一篇 : 宋仁宗是昏君还是明君?历代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
下一篇 : 成语八仙过海的故事_成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