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是个好皇帝吗?
总体来看,在位16年的汉景帝的确是个好皇帝。
他继承父亲文帝的政策,与民休息,达成了“文景之治”这一治世。
从他即位之初,就开始减缓刑罚,残酷的肉刑与致死的笞刑在他这里画上了句号。
景帝为人刚决果断,对比于优柔寡断,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本是一个不错的性格。
但是这个性格太过极端,就会显得他刻薄寡恩。
“七国之乱”时,吴王刘濞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口号发动了谋反。景帝说:“我不会爱惜一个人而不顾天下。”遂诛杀晁错,刘濞照样还是谋反了,七国的军队照样还是要靠汉军一一打败。
景帝晚年时,丞相周亚夫多次制止他封贵戚为诸侯,于是两人有隙。周亚夫性格刚强,景帝说:“此怏怏之人,非少主之臣也。”遂对周亚夫步步紧逼,周亚夫在监狱中绝食而死。
晁错是景帝的心腹,周亚夫是汉朝的功臣。景帝诛杀两人时丝毫没有手软,足以见其刻薄寡恩的性格。
晁错
晁错在汉文帝在位时,担任太子家令一职。
这一官职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太子府的管家。
当时的太子就是景帝,景帝即位后,晁错当然成了他最信任的心腹之一。
晁错学识渊博,目光长远。
这样的才华配上这样的地位,不做些影响后世的举措岂不可惜?
当时的汉朝,亲王骄纵,朝廷谦卑,可谓是本末倒置。
亲王们占据着天下三分之二的疆土,且谋反不断,已经成了大汉的腹心之疾。
晁错就是一个极力想削亲王、尊皇帝的忠臣。
他的父亲对他说:“你现在做的事,就相当于在刘家的家事里挑拨离间,让有血缘关系的人变得疏远。”
晁错说:“不这样做,皇帝就不会尊贵,天下就不得安宁。”
他父亲说:“刘氏安而晁氏危矣,我不忍亲眼看到晁氏被灭族。”遂自刎而死。
吴王刘濞因儿子被景帝杀死一事,已经二十多年没有朝见过皇帝了。
当时景帝还是太子,吴太子来长安朝见文帝,文帝让他去和景帝玩耍。
吴太子为人骄纵轻浮,与景帝下棋时争论路数,态度不恭敬。
景帝一怒之下拿棋盘砸向吴太子,吴太子当场死去。
自此之后,吴王刘濞怨恨文帝与景帝,一直称病不朝。
文帝拿他没办法,赐给他几案和拐杖,示意其年老,不用入朝。
刘濞因此更加骄纵,20多年不朝就算了,还收纳天下的亡命之徒到吴国。
其他郡国的官吏追捕这些罪人时,吴国不让他们入境,公开保护这些亡命之徒。
等到景帝即位之时,这场持续了20多年的恩怨也该有个了结了。
晁错要削藩,最主要的目标就是骄恣放纵的吴王刘濞。
晁错对景帝说:“吴国削之必反,不削亦反。不如让他早点叛乱,这样我们能掌握主动权。”
削吴国封地的诏书刚到,刘濞随即起兵叛乱,联合楚国与齐地五国一同造反。
景帝与晁错商议军事,晁错要求景帝亲自带兵平叛,暂时将吴国附近的几个郡县放弃掉。
晁错的政敌袁盎趁机私下对景帝说:“吴国是被晁错逼反的,我请求带着晁错的人头,去让吴王罢兵。”
景帝说:“我不会为了爱惜一人而不顾天下。”
遂同意了袁盎的建议,晁错对此事不知情。
过几天,景帝诏晁错来见自己。
晁错穿着上朝时该穿的衣服,马车刚路过市场,就被一群官兵拦住。
官兵将他押到市场中心,公开斩首。
理由是:“大逆不道,竟然想让朝廷将吴国附近的土地放弃掉!”
袁盎带着晁错的人头去见刘濞。
刘濞知道他的来意,见都不见他,直接派官兵将他的帐篷包围起来。
袁盎对吴国的一个军官有恩,凭借他的帮助才逃到梁国。
景帝后来也说过,对于晁错的死“吾亦恨之”!
周亚夫
汉文帝在位时,某次去周亚夫带领的军队里视察。
当时这支军队的使命是防御匈奴,文帝的使者走到军营外时,虽然四周没有匈奴人,但射手们的弓和弩都是张满的。
文帝想进军营视察,守门的军官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令,不听天子诏,没有将军的命令不得进出。”
文帝派使者去通知周亚夫,才得以进入军门。
又有军官上前说:“将军有令:军营中不可疾驰。请让马匹缓行。”
文帝为之动容,令马匹缓行,扶着车栏杆向官兵们示敬。
出军门后,文帝不禁感叹到:“周亚夫可真是个真正能带兵打仗的将军啊!”
文帝死前,告诫景帝说:“将来若有变故,可以让周亚夫带兵。”
吴王刘濞发动七国之乱时,景帝令周亚夫为大将,带三十六位将军前去平叛。
七国之乱仅仅三月就被平定,周亚夫后来也坐上了丞相的位置。
周亚夫为人刚强正直,他觉得不对的事,就算是皇帝要做的,他也要反对。
景帝想废掉栗太子,周亚夫以死相争,景帝废了栗太子后,由此疏远周亚夫。
景帝想封皇后王氏的哥哥王信为侯,周亚夫制止到:“高祖约:无功不得封侯。”
匈奴王徐庐等六人投降汉朝,景帝要封他们为侯,借此让更多的人来归降。周亚夫制止到:“这些都是背叛君主的臣子,陛下难道提倡这种行为吗?”
景帝最终封匈奴叛王六人为侯,周亚夫自此以后,自称有病而辞去丞相职务。
景帝请周亚夫喝酒,故意刁难他,来观察他的态度。
放在周亚夫面前的,是没有切过的大肉块,座子上也没给他准备筷子。
周亚夫不服气,回过头来对主管酒席的人说:“给我拿双筷子。”
景帝笑着说道:“这样都不合你的心意吗?”
周亚夫知道景帝在故意刁难自己,脱掉帽子跪下请罪。
景帝说:“起来吧。”
周亚夫起身后,没经过请示,就快步离开了酒席。
景帝望着他的背影说:“这个怏怏不快的人,将来怎么能做我年幼儿子的臣子?”
周亚夫的儿子偷偷买“尚方”的盔甲和盾牌,以后拿来给周亚夫下葬。
一共买了500套盔甲和盾牌,被雇来搬运的人揭发。
景帝让官吏责问他,周亚夫一字不答。
景帝大怒到:“没有证词我就不能杀你了吗?”
又把周亚夫调到廷尉审讯,廷尉责问到:“君侯为何要谋反?”
周亚夫答:“买来下葬用的,怎么能说是谋反呢?”
有个小吏说:“你就算不想在地上谋反,也要在地下谋反!”
廷尉府里的小吏侮辱、责问周亚夫甚急,周亚夫绝食五日,吐血而死。
杀晁错、周亚夫的事,景帝确实表现得太过果断了。
景帝本来就做好了吴国叛乱的心理准备,只因为袁盎的几句话,就轻易下定决心,处死跟随自己多年的心腹。到后来说:“吾亦恨之”又有什么用?
汉武帝时期也有个敢和皇帝对着干的臣子——汲黯,他是汉武帝最器重的人。周亚夫不同于汲黯的地方就是,他更加全能,更加有才干,更加有手段;相比之下,汲黯更多的是憨厚。同样是当面反驳皇帝,一个憨厚的人和一个智者,给人带来的感觉是不同的。景帝难道是害怕周亚夫将来夺取汉朝的江山,才急于针对他的吗?
一个是跟随自己多年的心腹,一个是立下大功的功臣,这么轻易的就处死了他们,就像碾死了两只蚂蚁一般。任何事情,都要顾虑到人情,太过果断的人,就有点刻薄寡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