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被无数的后人所推崇和翻阅,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更是被后世的史学家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这本恢弘巨著主要记载了从皇帝时代开始直到作者所生活的汉武帝时代为止长达三千多年的宏大历史,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无所不容。我们取其中的《春申君列传》为代表,来看看这部奇书是如何描绘这位战国时期的人物的。
春申君,本名叫黄歇,是战国时期楚国江夏人,他曾经在楚国陷于秦军的威胁之时以出众的辩论之才出使秦国,并上书秦王陈述了秦楚结盟的优势,最终说服了秦王,挽救了楚国的命运。
之后又在楚王病重之时,用计让在秦国当人质的太子熊完假扮成车夫顺利回到了出国。有了这样两件显赫的功绩之后,黄歇自然深得太子熊完也就是后来的楚考烈王器重,册封他为丞相,黄歇可以说是走到了人生的顶峰。在《春申君烈传》中对于这一部分的描写还是着重在表现他的智谋和胆识,一个说是很肯定他对楚国所做的贡献的。
在担任丞相之后,黄歇开始变得专横跋扈,听不进任何人的意见,整日沉迷于女色,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处理国事。最终导致了他被自己的门客李园陷害至死。在这一阶段,《春申君列传》重点表现他“昏”的一面,说他权力达到顶峰之后变得昏庸无能,骄傲自满。总得来说,本传用前后之间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黄歇从才智卓绝到昏聩的全过程,让人看到了一个完整又清楚的黄歇的形象,不愧为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的史诗巨著。
春申君怎么死的
黄歇在回到楚国没多久,楚顷襄王就去世了,即位的是楚考烈王。随之,黄歇就受到重任,被任命为楚国令尹,并且封为春申君。因此我们日后称呼他,绝大多数人都是叫他春申君。春申君的影响很大,使楚国重新强盛起来。在楚国的地位无人哈可撼动,成为“战国四公子”中门客第一的存在。
直到楚考烈王病逝之后,当时的国舅,也就是之前黄歇的门客李园,他本是赵国人,却投奔到黄歇的门下,本应该尊重黄歇的,但是出于嫉妒心,他想取代黄歇的地位。于是乎暗中收买了些此刻,准备刺杀黄歇。
黄歇的另一个门客朱英得到了这个消息,他就提醒黄歇,让他多多注意李园的动静,建议他除掉这个居心叵测的李园,来确保自己的安全。但是正值兴盛的黄歇,完全不在乎朱英的建议,觉得自己如今这么兴盛,有谁敢打自己的注意呢。倘若他听信朱英的建议,他就不会死的那么凄惨,被小人所得知,这一切的一切出乎他的设想。
不久之后,楚王病逝之后,大家都去奔丧。李园得知此消息,悲痛欲绝,李园料定他会第一个进宫奔丧,可是这一去,他的命就交在那里了。李园在棘门埋伏了众多刺客,就等着春申君前去报丧。待他一进入门内,刺客就立马刺杀,并且当场把黄歇的头砍下。一代人杰就这么去世了,死的不明不白,就这样惨烈谢幕了。之后,就是李园的斩草除根行动了,他派官兵到黄歇的家中,将其家满门抄斩。就这样,李园就取代了黄歇的地位,在楚国呼风唤雨。司马迁是这么评价黄歇:“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传闻中的春申君之墓
关于黄歇死后被葬在了何地也成为了一个谜题。第一种说法是他被安葬在现今的安徽淮南谢家集区里郢孜镇,这里现在有春申君陵园;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他被葬在了现在湖南常德地区。总之要想确定他到底被葬在何处,只能寄希望于今后的考古发掘了。春申君的一生,是功绩显赫的一生,他为楚国立下的功劳无可比拟,但是他也是令人惋惜的一生,如果他能够听取身边人的意见,或许不会落的这么悲惨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