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宗北伐为什么失败?这场北伐完全是宋孝宗意气用事
2020-08-12 宋朝 宋孝宗北伐 宋孝宗北伐为什么失败
南宋建炎绍兴年间,确实出现了主战和主和两种思维,而且赵构也确实在高层决策上长期偏向主和思维,但是好好想想主和派的首脑是谁?赵鼎,岳王和赵鼎的关系还挺不错。主战派的思维是什么,“屠灭夷种”这类的疯狂报复主义。而主和派呢?通过战争等方式把金人打回谈判桌。因此在绍兴年间实际上主战和主和派的区别无非是对金人的打击程度差别罢了。而且秦桧第一次下台就已经说明了,投降主义在南宋官场正常运行下是没有任何办法走得通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何绍兴十年就走通了,咱根据一些细枝末节猜测如下:首先必须要说明,咱刚才说的“官场正常运行”,指的是宋朝从开国就制定的行政格局,皇帝独断,授权宰辅,派别制衡。在北宋时期,哪怕是相权最激进的王安石新法期间,皇帝都依然时刻注意力量失控。因此到了绍兴和议前,实际上按照宋代的官场潜规则来看,投降派的路是走不远的。除非像后来历史实际发生那样,赵构完全授权秦桧,秦桧借机开展血腥杀害反对者,造成官场上无人制衡的结局,这样赶鸭子上架强迫国家整体走向投降路线。
说到这里,问题来了,秦桧怎么走上来的?绍兴议和后,秦桧掌握了交通金国的资源,也成为金人信任的南宋代理人。秦桧通过这个维持其在南宋的地位。一方面,金国如果想不开战就取得好处,必然要通过秦桧来压制南宋内部的主战派。另一方面,赵构如果想维持绍兴议和体制,就只能依靠秦桧,因为金人信任秦桧。这种两国博弈下的复杂形势给了秦桧历史的机遇,使得秦桧成为了两宋历史上第一位权相+终身宰相。
赵构嘛,就是彻头彻尾的自私主义者,只要能维持议和局面,偏安形势,那么其他事上我都可以忍,毕竟年轻时受过的屈辱比现在多多了,人被侮辱惯了,也就不在乎了。所以他一方面忌恨秦桧的权力,一方面只能用秦桧,放任秦桧坐大。所以当他确定秦桧已经要死的时候,他下旨罢免秦桧和他儿子,但又给秦桧很高的地位评价。实际上一是为了出这么多年被秦桧压迫的气,二是为了表明绍兴议和体制的主导权要回到自己手中,所以接班秦桧的人是当初绍兴议和体制的参与者,并且后期被秦桧打压过的。三是表明秦桧虽然死了,但是我与他共同创建的体制不可动摇,别想趁秦桧死就想翻天,所以给了秦桧极高的哀荣。这些布局煞费苦心,又能看出赵构的怂货自私本性。直到海陵王南下,绍兴议和体制彻底破产,赵构半辈子苦心被人活活打脸,受了那么多委屈最后还是差点被灭国的下场,所以他不得不传位了。
隆兴北伐、开禧北伐时的金国也已经是江河日下,可惜南宋军力衰弱的更厉害,还留下了“太师飞头去和戍”的千古耻辱。至于理宗时的端平入洛,个人认为此时收复中原已经没有意义了,中原大地历经几十年战乱已经被破坏的面目全非,蒙古人又决开黄河制造泽国,南宋军队北上运粮都是难题。更重要的是,自五代中原政权失去幽云十六州后,北方从燕云、河北到中原就没了天险,南宋依托京湖川陕防线进行防御才是符合实际的。南宋野战战术能力无法打赢金军吗?从几次周期性北伐里面可以看出来,还是可以一战的,问题就是反反复复的浪费资源,准备不充分就立即压上去,硬是把本来可以积少成多的战略规划给搞成了周期性的杯水车薪。毕竟端平入洛时期中原经济以及黄河以南的转运体系已经被彻底打崩了,说句难听的,哪怕是岳王复生估计也要再经营个十五年这样。
宋孝宗北伐为什么失败?
隆兴北伐纯粹是孝宗自己意气用事轻易开战,结果李显忠独木难支兵败符离草草收场。开禧北伐老韩为岳飞平复冤屈,重用主战派人士发布北伐檄文固然扬眉吐气,但是手下无可用之将,军队也已经久不息战,除了毕再遇之后没一个靠谱的,加上出了吴曦这个王八,自己最后被坑死也确实可惜。
这两次北伐不同于岳王爷直捣黄龙府那次,金国虽然实力下降但是已经在中原站稳脚跟,甚至一些汉族士人也开始忠于完颜了,已经是国与国之间的总体战了,指望一两次快速突袭就想打垮金国根本不现实。要知道后来蒙古也是经过了多次大兵团会战消灭金军主力后,才最终灭金,南宋这两次北伐准备都难说充分,而且要命的是朝廷缺乏战斗到底的决心,开禧北伐诛灭吴曦之后战局明明有的一打,可宋廷自己动摇杀了韩太师“割地赔款献祸首”向金国妥协,此举寒了所有爱国人士的心。
小编认为南宋(或者是华夏)唯一的活路就是仿效东晋南朝不断北伐给金国施压,即便一时无法消灭金国恢复中原,也要不断消耗的金国的军力、财力(尤其是女真人口),只要将金军的部族核心力量消耗到一定程度,那么就有可能迫使金国向北魏转型(重用汉族士人进入权力核心、启用汉族军阀),最后就算南宋无法恢复故土,金国自爆或是被其他汉人豪杰夺权也不是没可能,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宋朝就是怂惯了,一是当面对其他朝代很正常的策略抉择时,会因为没有类似经历而极度缺乏安全感,看似摇摆,但最终还是怂下去。二是会偶发性在短期利好中硬一下,寄托于不切实际的短期军事冒险,然后输了继续怂。缺乏大格局灭国战级别的长远规划。不说历史,在创业公司中这也是很常见的输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