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家的孙膑、庞涓和田忌在群雄逐鹿舞台上精彩亮相,接下来就轮到纵横家们粉墨登场。其中的代表就是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详的张仪、公孙衍和陈轸等人。其实,远交近攻的外交思路在春秋时代已多次上演。但在齐魏争霸后,随着地缘格局和各国国力的变法,这种外交家代表的学派受到了更大的重视。
纵横家最早出自周代的“行人”这一官职,主要负责外交和接待宾客。这就需要行人具有必要的礼仪和人文地理知识,以便更好地履行职责。
在出身方面,《战国策》中以魏国和周国的纵横策士数量最多。
这是因为魏国本身就用轻视周礼,重视人才的实际才华。所以较早地限制了王公子弟的无功受禄,对各种布衣将相比较友好。而周国的洛阳城,要接受天下诸侯的述职觐见,诸侯们会从各地带来自己封地的情况报告。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也让这里成为商旅趋之若鹜的贸易中心。加上有神圣的九鼎作为王城的护身符,让所有强国都不敢轻易吞并这片土地。南来北往的人流不仅让周人变得乐于经商、视野开阔,而且让洛阳成为了天下的情报集散地。这就是苏秦、张仪和公孙衍等人的出生在周国和魏国的背景。得天独厚的优势,很容易让他们成为具备各方面知识的人才。
在身份认同上,魏国向来对于士人来去自由的宽容态度,让纵横策士们大胆选择自己愿意效忠的势力服务。
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出生地并没有绝对的依附观念。在他们的心中,诸夏世界远比自己的母国重要,而个人的成就又比诸夏世界重要。因此可以算是一群锋芒毕露、功利心重且极端自我的人。
这就是他们为什么敢于同时在多国任职,而且被君王派到他国为相的原因。因为出国任官,既是作为人质,也可以打入敌国朝堂。从敌营内部获得情报,并影响敌国的内政决策。这比在战场上的厮杀更为重要。
至于知识背景,由于三晋民风尚武好战和魏国的军国化改革,所以对于士人的军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魏国的很多名士不仅仅是嘴炮高手,而且还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卫鞅、张仪、吴起和公孙衍都是如此。
在政治主张上,纵横家们虽然知兵但反而不主张滥用武力,只将其作为最后手段。
这是因为随着各国动员能力和军队规模的提升,诸侯们可以征调数目巨大的粮草和兵力,并用更高的运输效率支持长途奔袭和跨过远征。战争时间从春秋时代的几天,延长至后来的数个月。对于进攻者和防御者而言,长时间的战斗无疑都意味着巨大的损耗。特别是防守方的国土和田野,会受到敌军更加残酷的破坏。所以在开战之前都需要更加谨慎,小心布局。一旦启动战争机器,战争就会按照自己的逻辑运作,把所有人都卷入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