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56年秦孝公统治时期,商鞅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工,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使得国富力强后,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加上咸阳的地理位置优越,于是,自栎阳迁都至距现咸阳市东北二十里的古都咸阳。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将天下十二万户富豪迁到古都咸阳,设置成帝都,秦始皇不断地扩大都城规模,建造“东西五里,南北千丈”可容坐万人,一直到秦朝灭亡也未建完的阿房宫。并且秦始皇还把渭水引入都内,象征天河,以皇宫标示北极星,告知世人咸阳是帝都,宫殿是天子的住所不可动摇,把整个都城建成一个宇宙图式。不仅如此,秦始皇死后把自己的皇陵选择建在渭河平原东北的临潼,南依骊山、北跨渭河,形成气度不凡的皇家气派。这些事迹表明秦始皇对风水的造诣颇深,咸阳的确是龙脉所在之地。
而这个时候那扬言“彼可取而代之”的项羽,秦始皇命中注定的灾星这个时候又是一番怎么样的情景呢?项羽(前232~前202),姓项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秦末时被楚怀王封为鲁公,有西楚霸王之称。在与汉室刘邦争夺天下的过程中,败亡,自刎于乌江边上。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夏日绝句》就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他在公元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统率楚军以少胜多大破秦军,之后“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于是,雄伟壮大的阿房宫、劳民伤财的秦始皇陵都由于“楚人一炬,化为一堆焦土。”
在咸阳这条龙脉上修筑的宫殿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便被项羽一把火烧掉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汉书》记载:“怀王约入秦无暴掠,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收其私财,罪四也”,《水经注》在项羽盗掘秦始皇陵的事情上有言:“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刘向也说秦始皇陵规模空前无比,但“被项藉之灾”,且这里的“灾”特指火焚,即《汉书》卷二十七上《五行志上》所言之:“滥炎妄起,灾宗庙,烧宫馆”。由此可见,项羽盗掘并且火烧秦始皇陵应该是确有其事的。历史学家之中有争议的是,项羽有没有火烧阿房宫。有的人认为,项羽的确一把火即烧掉了秦王朝的龙脉,也烧掉了阿房宫,而有的人认为,项羽火烧咸阳龙脉是实,但是没有烧阿房宫。究竟谁对谁错呢?
到底阿房宫有没有被项羽烧毁呢?这引起后人的关注。2002年考古学家来到阿房宫遗址上,采用多种先进的设备和方法进行探索,得出了出乎人们意料的结果:他们并未发现所谓火烧阿房宫痕迹。人们猜测是否因为时代久远,经过无数次风霜雨雪的洗刷,火烧阿房宫的痕迹已经消失?为了进行比较,阿房宫考古队来到了汉代长乐宫的遗址,在东汉末年,长乐宫也和汉代其他宫殿一样,也被大火焚烧过。两千多年过去了,这里被火烧过的痕迹却仍然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同时考古学家发现,人们通常所说的阿房宫遗址实际上是阿房宫的前殿遗址,其夯土台基东西1270米、南北426米,台基上面西、北、东三面已有夯筑土墙,墙顶部有瓦的铺设,夯土台基上面没有建筑南墙。三面墙里面没有发现秦代文化层和秦代宫殿建筑遗迹。从路土分布的情况来看,人们是把夯筑台基用土从南面运到北面,再从北面开始往南逐渐夯筑台基。专家就此大胆地推测,阿房宫的所有工程只有前殿建成了台基,其他工程尚未动工,阿房宫没有建成。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项羽是对咸阳采取了烧、杀、抢虏的政策,然而这里并没有明确提到火烧阿房宫。《史记.项羽本纪》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在这里也只字未提火烧阿房宫。火烧的很可能是秦朝的其他宫殿。《史记》中的另一条记载也从侧面证明阿房宫并未建成:“四月,秦二世还至咸阳,曰:‘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为室堂未就,会上崩,罢其作者,复土郦山。郦山事大毕,今释阿房宫弗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复作阿房宫。”是年七月陈涉、吴广就起义了。在这么短时间,规模宏大的阿房宫是不可能建成的。
阿房宫连前殿都没有建成,那么传说项羽烧了阿房宫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不过,项羽虽然没有烧阿房宫,火烧秦始皇依据龙脉所建的咸阳城其他宫殿以及盗掘并火烧秦始皇陵却是确有其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