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为什么能成功?其实跟建文帝用错了人有很大的关系

2020-07-27 靖难之役为什么能成功 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朱棣成功的原因

太祖朱元璋通过一系列政治改革,把军政大权牢牢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但他还是不放心,总觉得这些将官毕竟不是朱家皇室的人,未必全靠得住。

为了朱明王朝能够千秋万代传下去,他决定分封诸王,屏藩王室。洪武三年(1370)、十一年(1378)、二十四年(1391),他先后三次把自己的亲儿都封为亲王。洪武十一年正式定都于南京之后,这时诸王子已逐渐长大成人,因此,从这一年开始,各亲王就陆续被派到自己的封国去。

诸王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设置官属,地位极高,公侯大巨进见亲王都要俯首拜谒,不得钧礼。不过有一条限制,即诸王不得干预地方民政,王府之外,归各级地方官吏治理,家王无权过问。诸王的惟一特权是军事指挥权。

这条规定藩王虽无行政权,但封国很大,还握有军权,其护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一万九千人”,北边防御蒙古的几个藩王,所统兵都远远超过万人。

朱元璋大封藩王的时候,有一位叫叶居升的官员曾进谏说要尽早削减藩王的卫兵,限制藩王的疆域,可朱元璋哪里听得进去,竟然下令把进谏的大臣抓起来,囚死在狱中。自此,百官噤若寒蝉,再也没人敢论封藩的事了。

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为什么能成功?

封藩的弊端很快便暴露出来,明太祖刚刚去世,竟然祸起萧墙,儿子燕王朱棣和皇太孙朱允炆起兵戈。这段历史就叫“靖难之役”。

公元1398年,明太祖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皇帝。这时,弱君在朝,强藩在外,显然潜伏着危机。

辅臣齐泰、黄子澄等力主削藩,即削夺藩王的权势,以巩固中央集权。这本为长策,但这几位书生辅臣十分迂阔,缺少处理现实政治问题的机变和才能,结果却适得其反。

正所谓是“书生误国”,建文帝用错了人,这也是后来“靖难之役”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初时,燕王朱棣虽有异心,却无反谋,且非常害怕,甚至装疯作癫,以避免皇帝的猜忌。后来建文皇帝依其辅臣之意接连处置了几个藩王,或去其番号,或废为庶人,或终身幽禁,或赐死。这样,使其他藩王也都惊惧起来。

当朝廷命令北平府的守臣逮捕燕王朱棣时,这守臣竟暗中向燕王通气投诚。燕王遂借机起兵南下,理由是朝中有难,奸臣当权,他要除奸平逆,扶助君王。故美其名曰:“靖难”。燕王兵称“靖难军”。

建文皇帝闻变,即派官兵拒敌,但又在诏令中说:“古人云:一门之内,自极兵威,不祥之甚。今尔将土与燕王对垒,务体此意,勿使朕有杀叔之名。”正是这道诏令使燕王朱棣有了免死金牌,此后在多次战役中,朱棣都能化险为夷,成功逃难。

朱棣骁勇善战,作战指挥得当,具备丰富的军事作战才能,经过艰苦卓绝的四年战争,于1402年6月攻入南京,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皇帝宝座。

当燕军攻入应天府时,宫中起了一场大火。燕王入城遍索建文帝而不可得,追问宫人,说已投火自焚。朱棣心中虽然将信将疑,还是听从臣下建议,以王礼葬了从火中找出的尸骨,为了安定人心,使惠帝的支持者们绝望。

因而在朱棣跟建文帝相持的四年“靖难之役”中,建文帝犯下的用人之错和“勿有杀叔之名”的诏令直接让他把皇帝之位也丢了。

上一篇 : 西晋王朝灭亡过程中,皇室遭到了什么样的对待?
下一篇 : 西晋灭亡时最惨的是百姓,遭到世家门阀的剥削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