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辉煌的事物总会让人流连忘返。而当辉煌落幕,人们依旧会铭记其中的功绩。无论事物是否存在,但是其激励人心的思想,却永存,这就是历史发展总结出来的规律。
在三国时期,人们忘不了关羽的忠肝义胆,也忘不了其败走麦城的悲剧。而作为中国古代史中,最辉煌的一条东西方交流道路——陆上丝绸之路,它的辉煌却在悄无声息中落幕了。为何陆上丝绸之路,会在唐末宋初时期戛然而止,没有声息,因为其与西夏政权的建立,有很大关系。
在漫长的历史中,西夏虽然与宋朝共同存在,但是对其的了解,可谓少之又少。甚至当清人发掘出西夏文的碑亭时,才意识到西夏政权的真正存在。为何西夏政权会影响陆上丝绸之路的继续发展,这个问题,源于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在宋朝存在的历史中,其国际关系非常僵硬,而军队有之却不敢用。为了维持政权的发展,其对经济进行了大力的发展。在发展经济的过程,宋朝并没有局限于小农经济,而是大力发展商贸经济,这使宋朝的经济异常发达。
作为宋朝经济的一大推动者,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无疑是最重要的证明。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却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由此,西夏政权、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三者是怎样影响并发展的,这便需要翻开历史,寻找答案。
一、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盛况
自古以来,道路就肩负着人类文明交流的重任,在中国历史中,历代统治者对道路的发展也非常重视。如秦朝时期的驰道、隋朝时期的运河,以及各个朝代所设立的驿馆,就已经证明了道路的作用与价值。
而自张骞开辟西域,打开陆上丝绸之路后,中西方交流的道路也由此打开。在汉朝与唐朝的经营下,中西不仅在商贸上获得了交流,在历史文化中,也获得了融合与互补。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却更多的局限于海上贸易的交流。
1、陆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特色
在对陆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历史进行总结后,就会发现,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特色是文化交流。在汉朝时期,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冲击与妥协;到了唐朝时期,便成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
在汉朝时期,西域的开发,是为了打击北方匈奴对汉朝的掠夺。在历史地理的探索过程中,汉朝找打了另一条进攻匈奴的方向与通道,那就是横亘在陆上丝绸之路上的河西走廊。在汉朝控制河西走廊后,匈奴失去了赖以生存之地,不得不大部分向西北地方迁移。
在唐代之前,河西走廊的经营权几经辗转,但始终保持着与中原的联系。随着佛教文化的兴盛,陆上丝绸之路又承担起了文化交流的使命。著名的唐朝僧人玄奘,就是通过河西走廊,走向了天竺,取得了佛家经典。
除此之外,随着大唐帝国的崛起,各国使者纷纷来朝,不仅带动了商贸的进一步发展,才促进了文化大融合。其中著名的诗人李白,据说就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从异国他乡来到了唐朝,实现了自己文采的绽放与繁荣。所以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特色就是文化。
2、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特色
那么在宋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呢?"南宋初,仅广闽二处,市舶之利即达二百万缗,成为南宋偏安政府的主要收入",这句话的主要意思就是说,仅广东与福建地区的海上贸易,就足以养活南宋政府。可想当时的海上贸易,是多么的发达。
由于在唐朝时期,日本从海外的学习与来访,使海上贸易获得了开辟,到了宋朝时期,海上也进一步繁荣。宋朝不仅积极与日本贸易,还向东南地区开拓了市场。据史料记载,有50多个国家与宋朝进行贸易往来。
在海上贸易的繁荣中,通商的范围与领域也进一步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最远达到了非洲,也是郑和下西洋所达到的最远之地。印度、波斯、阿拉伯和东南亚地区的海上贸易盛况,至今看来都足以惊叹。所以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特色是商贸。
3、哪个更重要
在对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了大观的了解之后,就会明白那个方向,那条途径更重要了。是文化比经济重要,还是经济比文化重要,这确实是历史中的一个大问题。
这个问题的解答,需有明清时期的历史加以佐证。明清都施行了闭关锁国的国策,都对外国的平等交流进行了拒绝。为了拱卫自己的疆土,这种国策无疑是短视的。明朝时期,东南沿海倭寇之患不断;清朝时期,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历史已经证明,闭关锁国没有好结果,所以肩负着交流重任的丝绸之路,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都同等重要。在文化与经济面前,两者也不可能独立存在,而是取长补短,相互兼容,共同发展的。宋朝虽然失去了陆上丝绸之路,但是海上丝绸之路依旧保持了宋朝的强大。
二、西夏国是怎么建立的?西夏的建立为何会影响丝绸之路
其实在历史的选择中,宋朝大力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并非其初衷。因为西夏政权的建立,其特有的民族文化,使其政权与宋朝政权产生了对立。这种独立,既有民族色彩,也有文化色彩。
虽然历史的发展中,总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对立与矛盾,但也正是因为这些不断的碰撞,才导致历史的不断向前。那么西夏政权为何会与宋朝对立,为何会影响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这与西夏的建国,有着极大的联系。
1、西夏政权的发展契机
在唐朝末年,生活在西北偏远地区的党项族一直过着游牧生活。可是在唐朝李氏皇族的需要下,党项族迎来了发展的契机。长安告急,为了保卫长安城,党项族人付出了血的代价。为了表达对党项族的感谢,李氏皇族将夏州赐给党项族。
夏州,不仅有适合党项族游牧的地区,也有适合耕种的地区。在党项族获得夏州的管理权后,其民族在农耕文化的影响下,过着亦耕亦猎的生活。不久之后,唐朝灭亡,中原混战。盘踞在夏州的党项族因为远离中原,依旧过着太平日子。
直到宋朝的建立,党项族才决定重归中央朝廷的管理。而宋朝在管理党项族的过程中,由于不了解党族族已经获得发展的实况,所以继续采用唐朝的羁縻政策来管理党项族。可是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与党项族的发展了。再加上宋朝军事力量的薄弱,培植了党项族的野心。
2、西夏立国的野心
在李德明的领导下,以及其首领的权威,继续与宋朝保持着臣属关系,并积极发展贸易往来。在生活习俗上,党项族与汉人几乎没有差异。可是这项举动,也让许多党项旧贵族不满。他们不仅不满宋朝的轻视,也希望党项族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这种思想并没有成为一个灵感,而是在李德明的儿子,李元昊身上得到了体现。李元昊在少时,就有许多惊人的举动,其少年英姿,早已被宋朝所察觉。为了了解李元昊,宋朝甚至还派遣画师,专门去画李元昊的画像。
可是李元昊的英气,使其决心要与宋朝分裂,发展属于党项人自己的民族文化。就在李德明死后,李元昊并没有遵守其父亲的遗嘱,而是立即决定,建立西夏政权,并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
3、巩固自己的地位与政权
在李元昊发展自己文化的同时,其也意识到了自己实力的薄弱。在西夏政权的四周,都是与宋朝建交的小政权。为了巩固自己政权的地位,李元昊开始率领党项军队东征西讨,获得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
在西夏政权建立之初,其就认识到农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所以李元昊非常注意的地区,就是河西走廊。因为这里土地相对肥沃,倘若失去了河西走廊,在与宋朝断离了臣属贸易关系之后,西夏国家的经济将难以发展。
由此,河西走廊成为了李元昊的主要目标。为了消除四周随时可能出现的威胁,党项军队对附近各个邻国也进行了军事清理。在党项铁骑之下,西夏政权终于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