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大诗人杜甫的几句诗,生动传神地表达出后人对一代贤相诸葛亮的敬仰与追思之情。在历代大臣中,能像诸葛亮这样,在死后千百年间,一直广受后人推崇的人物,委实是屈指可数。民间百姓提起诸葛亮,无不津津乐道把他视为智慧的化身,和近乎无所不能的“神人”。
即使是高居九重之尊的皇帝,绝大部分人都对诸葛亮也是赞不绝口,对于其才能和德行,都给予充分肯定,把诸葛亮视为人臣典范,希望臣下都以诸葛亮为榜样,做个尽忠职守、德才兼备的完人。皇帝们推崇诸葛亮,别有一番深意。老百姓喜欢诸葛亮,更多的是被他的聪明才智所吸引,而帝王们则是看中了诸葛亮无比的忠诚度,故此才会对他大加褒扬。
很多皇帝都曾对诸葛亮留下过赞美之词。
《三国志》记载,诸葛亮的第一任领导汉昭烈帝刘备,赞扬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认为他比曹魏皇帝厉害十倍。蜀汉第二代皇帝刘禅说过:“神武赫然,威镇八荒”。吴国皇帝孙权说过,诸葛亮“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
司马懿的孙子、晋武帝司马炎也说:“使我得此人以辅,岂有今日之劳!”。唐太宗李世民说过,诸葛亮治理蜀国,“十年不赦而蜀大化”,“非至公能如是乎!”清太祖努尔哈赤说,诸葛亮“斯于臣职为无负耳”。康熙皇帝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一向挑剔苛刻的乾隆,对诸葛亮评价最高,称他是“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
八个皇帝都对诸葛亮满口称赞,可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还有一个皇帝却对诸葛亮无比仇视,并且出言不逊,到了痛骂的程度。此人就是魏国皇帝曹叡,曹操之孙,曹丕之子。在曹魏的几任皇帝中,曹叡的表现还算中规中矩。他在任十二年之间,魏国正值多事之秋,但这个年轻人却沉着冷静,挫败了诸葛亮和孙权的几次大举进攻,野心勃勃的司马懿在他手下,也规规矩矩不敢翘尾巴。
他在位期间,正好赶上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的高峰期,两人是名副其实的死对头。诸葛亮给曹叡没少找麻烦,因此曹叡对诸葛亮没有好感,也属情理之中。曹叡曾经评价过诸葛亮一番,借机发泄对诸葛亮的仇恨情绪,对诸葛亮痛加贬损,有的话几乎成了骂街。不过细细分析一番,曹叡说的话也并非全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根有据,说的还挺在理。
《魏略》的《帝露布天下并班告益州》一文中,记载了魏明帝曹叡对诸葛亮的一番评价。他首先说诸葛亮“弃父母之国,阿残贼之党,神人被毒,恶积身灭”,言辞恶毒纯属骂街。但接下来他开始摆事实讲道理。他的论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说诸葛亮专权擅政,“外慕立孤之名,而内贪专擅之实”,“巴蜀将吏士民,诸为亮所劫迫”,言外之意说他大权独揽架空刘禅,成了蜀汉无冕之王。第二点则是指责诸葛亮穷兵黩武,为成全个人功名,而兴师动众挑起战争,“驱略吏民,盗利祁山”,结果搞得老百姓生灵涂炭。
曹叡这两个观点,还真是说到了点子上。《三国志》记载,在刘禅在位期间,“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刘禅作为一国之君却几乎没有发言权。诸葛亮忠心固然不容置疑,但臣权完全超越君权,在君臣关系中,总归是一种不正常状态,对任何皇帝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司马懿是奸臣,他本事不次于诸葛亮,在魏国服侍了几任皇帝,直到高平陵之变前,他也从未能达到“事无巨细咸决于懿”的程度。诸葛亮一死,刘禅就迫不及待取消丞相的职位,明显可以体会到,他对诸葛亮的大权独揽还是有所不满的。
说诸葛亮穷兵黩武,也让人无可辩驳。蜀汉在三国中人口、面积、经济实力都居末尾,完全可以凭借蜀道山川之险,保境安民,休养生息,苦练内功待机而动。但诸葛亮却偏偏连年出兵挑战魏国,结果战果极为有限,还让蜀汉实力大损。他在世时没人敢说个“不”字,他死之后,姜维继续奉行他的北伐战略,结果马上遭到蜀汉大臣一致反对。
蜀汉名相费祎劝诫姜维应以“保国安民敬守社稷”为主,并且直接限制姜维兵员数量,千方百计阻止他出兵。张翼也劝告姜维“国小民劳不宜黩武”,连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都认为,姜维连年出兵“好战无功,国内疲弊”,想罢免姜维兵权。可见诸葛亮的北伐曹魏方针并不得人心,是得不偿失的赔本买卖。因此曹叡说的也还有一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