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唐朝李靖有多厉害?历史对他的评价又是怎样的呢

2020-08-08 唐朝 唐朝李靖有多厉害 唐朝战神李靖

漠北,地处瀚海沙漠群之北。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这里注定走不出江南的文弱书生和宛转悠扬,寒风冷水养出的是剽悍的西北汉子。草原,马背,刀锋,热血,长年累月的风沙烈日,使生命呈现出原始的狂野与张力。这里的人是天生的战士,曾用弯刀横扫亚欧大陆。匈奴,突厥,蒙古人…..每个名字都曾让中原政权胆战心惊。

昭陵,九嵕山下的皇家陵园,依山而建,气象宏大。千年的岁月悠悠而逝,风雨斑驳了坟前的大理石墓碑,昭陵六骏的石刻版也已不再清晰。但这里的气势却从未消减,因为这里安眠着的是一位足以让历史鲜亮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那是一段辉煌的岁月,大度而不浮华,雄浑而不雕饰,单单“贞观”两个字就足以说明一切。这是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每一个名字都耳熟能详,每一个人身后都是一段传奇。

漠北,贞观,将这两者连接起来的,是昭陵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坟墓,它的墓主人叫李靖。唐朝李靖有多厉害?

他是历代名将中屈指可数的不败军神,南定岭表、东平吴会、北灭突厥、西征吐浑,身经百战、扫平四国,从无败绩。他是中国古代打下领土最多、杀人却最少的军事天才;他为巍巍中华打下700万平方公里领土,奠定了后世中国版图的基本格局,成为中国历代将帅不可逾越的第一高峰。

他是历史上难得善终的开国将相,知人知己、审时度势、屡建奇功。朝野内外排挤他,李渊用他又杀他,最后连李世民也不得不防他。官场暗箭无数,他不结朋党,不踩踏同僚,却能逢凶化吉、善终府第,可谓仕林中当之无愧的“官圣”。

他是人师更是帝师。英才贤杰赞其文功武略,甘拜其为师;手下强将循其用兵之道,均立下不世战功。李渊赞他远胜上古名将,李世民常向他求教攻伐之道、治国之策。他历仕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三代雄主而不倒,堪称辅佐君王的人杰里罕见的治世能臣。

军事频道曾评出中国四大名将,分别是白起、韩信、李靖、岳飞。白起强秦,韩信立汉,岳飞抗金,确为千古名将。然而在我的心中,更敬佩李靖大将军。这不仅因为他有平岭南、定江南、灭突厥、收吐浑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为人、为将、为帅、为官之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所以在四大名将中,惟李靖出将入相、得以善终,又有兵法传世,连《西游记》、《封神演义》这等名著都将他虚构进故事里,《虬髯客传》虽系短文,但青年李靖的风姿跃然纸上,成为万千女性心仪的男人。当然,脱离隋唐交替这一历史环境来看李靖是没有意义的,然而初唐灿若星辰的文武名臣中若无李靖、魏徵、房玄龄、杜如晦、李世勣等人亦是索然无味的。

唐朝是一个激进、拓展、创造、包容的朝代,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汉朝才能与之争辉,故现今留下了无法擦除的两张世界名片:汉人、唐人。唐朝疆域面积是隋朝的两倍,为汉人朝代之最。这其中,李靖扫平南北打下了约700万平方公里的疆土,亦为后世框定了中国版图的基本格局。纵观历代军事大家,李靖开拓的疆土最大,而斩杀的人头最少,堪称中华将帅奇峰。

还有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即历代大将难得善终,而李靖身处政治旋涡却闲庭信步。有人说这是李世民“英明”之故。但我们真正沉下心来研究李靖时,才发现并非如此。李靖当年因告发李唐起兵而差点被李渊斩首,后来在川江又被李渊下密旨处死,堪堪脱险;再后来因手握重兵,被李世民拉拢参与“玄武门政变”,李靖没有答应,李世民私下里是有想法的。李靖既非“秦王府”家臣僚属,又不是树大根深的名门旺族,靠的只是兢兢业业打仗,屡立战功,最后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却激流勇退,但李世民仍然担心他有异心,以“司马懿篡权”的典故警示他,在东征高丽时仍拽上年迈病重的李靖同行(见《隋唐嘉话》:“昔司马仲达非不老病,竟能自强,立勋魏室”),生怕他在自己离京后谋反,无人能制,直到行至河北“隔离”后才放心。因此,李靖既是一位精通兵法、百战百胜的大将军,又是一位具有大智慧的贤宰相。在军事上,步战、水战、阵战、骑兵战、沙漠战均有创举,从无败绩;在政治上,不结私党、通力合作、善知进退,且体恤民情,为李世民精兵简政、大兴商贸、开创盛世提供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值得深入挖掘。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靖姿貌瑰伟,少有文武材略”。这是《旧唐书》中对李靖的记载。在贞观群臣中,李靖是个异数。才兼文武,出相入将,他实现了中国士族最高的人生目标。李靖是幸运的,隋末群雄并起的大背景给他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明主知遇,则给他的人生锦上添花。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话放在李靖身上再适合不过了。李靖幼年便显示出极高的文武天赋,年长后更是姿貌魁伟,气度不凡,很多达官贵人都对他垂爱有加。年纪轻轻的李靖踌躇满志,常常对人说,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但当他进入仕途后,并没有遇主逢时。隋炀帝日日笙歌艳舞,大随国库的银两已被南下的龙舟消耗殆尽。这段历史没有李靖的篇章。他的最高官职只是一个驾部员外郎。隋朝末年,李靖外放马邑郡丞,这只是一个六品的小官。此时的李靖已年近四十,在当时,这已是一个偏老的年纪。常年的怀才不遇早已消磨了内心的愤懑,他小心翼翼地讨好上司,笼络下属,以求自己能官升一级,让一家老小的生活更滋润。而此时,一段大历史也即将拉开帷幕。

公元617年,太原。唐国公李渊府上,仆人丫环像往常一样开始自己份内的忙碌,他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变化。只是从府上进出不断的贵客和主人亮到深夜的书房隐隐感觉到,有大事情即将发生。他们不会知道,李渊正在积极筹划,反隋自立。在太原马邑郡任职的李靖觉察到了这一点。他感到自己建功立业,实现人生抱负的时刻就要来了。一时的激动让他走出了错误的一步。他命仆人星夜打点行囊,亲赴江都向隋炀帝陈述案情。李靖到达长安后不久,李渊的军队就攻克了这里。李靖是如何被捕,又是如何被压到李渊面前的,我们不得而知,史书的记载只有短短的十个字:“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接下来的一幕已是意料之中的了,秦王李世民刀下救人,李靖归降大唐。

李靖得救后,被李世民召入幕府,从此在李世民帐下听令。他的后半生,也将离不开这位明主。 唐朝建国后的统一战争,一直持续的武德八年。李靖无疑是整个场战争的重要角色。在大大小小翦灭群雄的战争中,除了李世民,李靖是主要的骨干将领之一。

武德九年,公元627年七月二日。当朝皇帝李渊突然召见秦王觐见。在太极殿宫中,忐忑不安的秦王从李渊手中接过一份简短的奏报。奏状乃是太史令傅奕所上,报告说“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让高祖留心秦王。这份报告将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的明争暗斗推向了风口浪尖。第二天,太极宫玄武门外的一场规模很小的厮杀,震动了历史。在这场斗争中,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死于非命。尔后,秦王李世民续承大统,改年号“贞观”,中国历史最灿烂辉煌的一页开始书写。

一、历史上对李靖的评价

李靖比王珪可能有名多了,因为王珪没有被神话,李靖被神话了。神话中把他描述的很多,比如托塔天王,尤其在两部小说,一部《封神榜》,还有一部《西游集》都描述了他。这是因为李靖战功彪炳,死以后被封为卫国公,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弄个庙把他拜下来,这是中国人的习惯,喜欢哪个人就弄个庙把他拜起来了。而且太宗也把李靖画下来,变成二十八名重要的开国功臣摆在凌烟阁里面,每天去观赏。

历史上对李靖的评价,第一,是才兼文武;第二,出将入相。这是王珪对他的评语,他的才华文武全才,而且满腹经纶。出将入相,出可以为将,入可以为相,文武皆通。第三个是他老成持重。年纪小小的,已经非常稳重了。

十几岁可以坐下来,跟当时隋朝的大将,三大名将谈军事。而且他舅舅韩擒虎,是三大名将之一,他说我们家族里面这么多的孩子,能够谈兵法的就此儿尔。连杨素,隋朝另外一个大将,杨素这个人很眼高,瞧不起人,恃才而傲。看到李靖,谈了几句话之后,杨素也说,“哎呀,人才啊!”这种恃才傲物的人居然会佩服李靖。当时李靖才十几岁,拍拍自己宰相的位置,告诉李靖,“公当坐此尔。”你早晚要坐我这个位置。

二、从小立志

而李靖也没有让他们失望,从小就拍胸脯跟父母讲:“我只要有一天能遇到明主,遇到明君,我一定会立下大功,以扬家业。”一定立名万世。所以从小就有志向和目标了,很多小孩子为什么后来成就不大,从小没目标。所以父母亲有责任、有义务把孩子带好,帮助他们做职业规划。让孩子理解,自我认知,自我了解,了解我的实力、我的能力、我的潜力,我的人格特质,我的性向,所以我将来能做什么。李靖早就定了,七岁就跟父亲有这个话了。所以你看中国历代以来,所有了不起的人从小志向、目标清楚。

所以三岁看八十,小时候行,长大还是行啊;小时候不行,长大也可以行的,要靠努力啊,要靠爸爸妈妈你们辅导,靠教育。但有些小时候不行,长大还是不行,因为你没有给他教育的环境。

三、领导人的“四必失”

李靖第一次当官是在16岁的时候,就参军了。当个小兵的班长,从这里开始立功,到了19岁,随着朝廷的部队南下征服陈国立了大功,19岁当了三个县的县令,等于现在兼三个县的县长兼县委书记。所以李靖是少年得志,十几岁就非常沉稳。难怪历史上说他少年老成、少年持重。而且思虑非常得细密,多谋答辩。你作为一个将领要做战略部署,调兵遣将,思虑如果不细密的话,那你岂不容易上敌人的当。管理也是一样啊,美国有一个管理学家叫弗雷德·菲德勒,他讲了一段话,管理上你不要管它归纳什么派什么门,你别管它。能够把公司管好,让公司赚钱,它就是好派。这个理论跟我们小平同志讲的一样,花猫也好、白猫也好,能抓老鼠就是好猫。完全一样的道理,权变的最高指导。美国到1985年才讲全面管理,中国走到汉文帝的时候,陈平就告诉汉文帝,要懂得全面管理。所以美国的管理落后中国两千年。如果有学管理的,我建议你回去把中国的古籍好好看一看,你会发现西方那一套,当你看完中国古籍再看西方的管理学,那就跟看幼儿园的东西。可惜我们中华民族留下这么多宝贝,有多少人在看。

中国历史上,古人有一句话,领导人有“四必失”,四种领导人一定撑不久,很危险。

第一个,叫德薄而位尊。你德没有那么高啊,可是你位置坐这么大,德薄而位尊。德行不够,你就爬到那个位置上去,在现在管理学上叫做你的(英文)职位跟地位不衬托,绝对坐不稳。

第二种,智浅而谋大。智慧的智,智浅,没有那个智慧,老是要搞谋略去跟人家斗,谋又大,肯定死得早。

第三种,力量很小,力小而任重。力量很小,但责任却这么重。能力只能当个小市长,你要去当个什么省长啊。像台湾那个陈水扁,本来只能当个市长,但是他要当总统,不搞垮才怪。

第四种人,言多而功鲜。话多,每天讲话,没有绩效出来,没有成就,叫言多而功显。

这四种人叫“四必失”,领导人犯这四种毛病,你一定危险。

四、李靖的战功

1.平定领南

49岁那一年,李世民把他引入自己的幕府,到自己的幕府来了,变成他的军师,辅佐,也就是李世民的军事上全部交给李靖处理。49岁跟着李世民。同年,当时天下是大乱,北方是王世充整片,南方是萧铣。奉命平南,部队往南走,北方交给这个魏征,李世勋,也就是徐茂公,大败,还变成了俘虏,王世充的俘虏。南军是大胜,南军是李靖率领的。就是南军往南打的时候,也没有那么顺的。李渊只给他八百骑,八百个人。可你晓得萧铣当时他是接着粮草的,部队有四十万,你只给他八百人去打四十万,有没有搞错啊?李渊后来搞到最后,他的儿子自相残杀,有时候他不够理性,而且胸襟也小。只给了八百骑,打得很辛苦啊,又碰到这个萧铣利用当时的满兵还有当时的农民军,组合起来对抗他,都有几万人,你只有八百人。那么在打得非常辛苦的情况之下,这个李渊认为他找到借口了,你抗命啊,你按兵不动、你没有战功,就密令当时的司令官,叫许绍,把他杀了!

这个许绍就私下给李渊讲了,这个人不能杀呀,他有才华呀。有军事才华,我们现在正在打仗,需要人。何况阵前易将,非吉也。阵前杀功臣,非吉也。后来李渊听懂了,才没有杀李靖。果然没有错,李靖后来平定萧铣以后,李渊自己讲了一句话,“哎呀,当年我命令许绍杀李靖,这许绍就请命,说不能杀,可今天看起来,我没杀李靖是对的。李靖是真了不起啊!这么大的势力,七个月平掉了,体现出了李靖的军事天才。古代的战将,就算什么李广、李陵、白起、王翦、卫青、霍去病在,我看你未必比我的李靖强。我终于明白了,使功不如使过,我现在终于搞清楚了,”

发了那个诏书夸李靖,意思是你做得非常好,朕很高兴!将来荣华富贵少不了你。李靖说:“既然我坐了这个位置了,这是我该尽的责任,我只是作为一个臣子,作为一个将军,一个将领该尽的责任,我只是尽了责任而已嘛。这有什么好表扬的,有什么好高兴的。不管皇上表不表扬你,你这个事本来就是你该做的,为了受表扬才把这个事情做好,那就不是一个好臣子了。”

难怪世后,后世史学家在李靖过世之后,对他有一段评语,写得很好。他说“李靖一生为人,其行也恭。”行为非常得谦恭;“其事上也敬。”对皇上,对他的领导的那种伺候非常得恭敬啊。“其养民也惠。”到了这个李靖五十岁的时候,他平完萧铣后去平岭南,陆军一路往下发发到广西,隋朝末年后,我们知道,原来两广南部这一片都是蛮人多,北方叫胡人、夷狄。不是汉人,风俗习惯不一样。好不容易隋朝统一了,把它归纳进来,可隋亡了,他又脱离中央,自己有自己的文化、语言,跟中原格格不入。李靖到了,要用兵讨伐还是要用礼教把他规范进来?当时部队里面也争起来了,朝中也争。有人提议“应该武力讨伐,好好让他了解朝廷的威风。”李靖说:“不可以这样子啊,哪一个没有父母,哪一个没有兄弟姐妹,哪一个没有妻子儿女啊?杀来杀去,万一杀到是你家人,你高兴吗?”所以到了岭南后,李靖先去拜访老人,去拜访贫苦,去了解民情,给他设学校,好好教育他们。所以后世对李靖的评价是很高的,就是针对这个事件后,历史评他“其行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使其使民也易”。

到最后讨伐萧铣到最激烈的时候,萧铣很聪明啊,他把这个农民的起义兵整合起来,巴蜀的蛮兵整合起来打第一线,又很强悍,又守在江边的要道。怎么打?再加上萧铣的第一大将文士弘能征善战啊,守住清江口。你怎么打?刚好又是秋天,下大雨,“哗哗”下大雨,江水全涨了,当时李孝恭也认为,现在不是动兵的时候,不如等雨季后再打。“不。”这说明了李靖的军事天才,“不。”他这样分析,第一,因为水涨,所以敌人会以为我们动不了,疏于防范,打仗要打一个措手不及,兵贵神速。应该趁这个时候突击。所以萧铣的部队没有想到,唐兵一下子到了清江口,大将文士弘慌了,怕关隘失守,秦关的部队全部出来了,以救亡图存最后一战的方式出来了。士兵也警觉到,这仗万一失败了就没了,所以很勇敢地出来了。

李孝恭告诉这个李靖,既然兵到了,要速战速决。他们现在是措手不及,我们要速战速决。

李靖说,“战略上我们是这样做没错,可你别忘了,文士弘的部队是救亡图存之战,是背水之战,全军倾巢而出,他战斗力极猛。我们应该把战斗部队放在南岸,慢慢把他的锐气消耗掉后,再打!”你去迎敌人最锋芒的时候,你去跟他对敌,你赢的机会大不大?不大。打仗要避开对方的锋芒。避开以后,等他锋芒弱了,你再反击。可是李孝恭不听他的呀,出去正迎文士弘的大军,全给打输了,打败了。几乎全军覆没了。

你想想看,文士弘的部队很多是蛮兵,不是正式梁国的大部队,这些兵一看到对方输了,满地丢的都是钱啊、粮食、盔甲,这么值钱的东西,抢啊,大家抢。自己的武器也扔了,干什么?满手扛的都是战利品,背的是战利品。

李靖在城上一看,李孝恭输了,他本来没有意思要出兵的,输了,对方打胜仗按理讲是锐气最强的时候,你不能去应他,没想到对方打赢了居然停下来去捡战利品。李靖一看,总攻!马上部队集兵,“哗”一冲,对分的部队捡的都是战利品,一看对方冲过来了,拿什么打仗?两手都是战利品,又要走路,一下子全军覆没。攻下来了。

所以《吴子兵法》讲,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打仗没靠脑袋,光靠蛮力,那还不行。

一下子打到萧铣那儿,萧铣孤立无援,连个援兵都没有啊。怎么办?投降了。这一投降,唐军一进去,以防士兵们进去惹事,李靖挡住了,“谁敢给我违法的,斩!”李靖带兵,是军纪井然,秋毫无犯,再安抚那些投降的将领。这一传出去,梁所统治的所有城池一看,皇上已经投降了。那我们干什么?像这样投降的已经被安抚了,而且唐军你看,军纪井然,所过之地秋毫未犯,投降了,全部投降了。七个月,萧铣集团这么大的王国,全部平定。所以才会一路沿途一直下来到岭南。

岭南一拿下来给唐朝多了60万户的人口,古代人口就是力量。《尉缭子兵法》没有讲错,“土者,民之本;民者,兵之源;济者,国之固。”土地是人民的根本啊,没土地,你国家没众生啊,怎么打?越大越好。“民者,兵之源”,多了六十万户,你看唐朝多了几十个郡,对唐朝实力大振。那么这样一来,岭南全部平定了。

2.消灭突厥

公元621年,李靖转任兵部尚书,唐太宗任命他为军队的最高负责人,参加宰相会议。而目标只有一个——突厥。

突厥对唐朝的威胁,是李世民心中挥之不去的的一个痛。自从太原起兵之初,李家父子就一直生活在突厥的阴影中。唐朝建国之初,李渊就不得不向突厥称臣。李世民登基后,突厥颉利可汗乘唐朝皇帝更替之机,率十几万精锐骑兵长驱直入,兵临渭水。李世民也不得不与突厥结盟。

在经过长时间的充分准备后,贞观三年十一月,唐太宗令李靖率五路大军共十余万人,目标直指突厥的根据地定襄。这是自唐朝建立后最大的一场战争,事关两个民族的荣辱和大唐的命运。而他的主导者是李靖。

公元630年正月,李靖自马邑出发,直逼定襄。当“李”字帅旗出现在定襄城南的恶阳岭时,突厥兵惊慌失措,人人自危。这是李靖的用兵之计,想让突厥惶恐不安,动摇其军心。目的达到了,李靖派人暗中离间颉利可汗的心腹康苏密来降。其余部众则按兵不动。几日后,康苏密果然来降。颉利可汗跑了心腹大将,便打算率兵撤退。这也在李靖的预料之中。于是他下令即刻出兵,袭击定襄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李靖的精锐部队突然攻入定襄城,熟睡的突厥兵在唐朝军队的一片杀喊声中土崩瓦解。李靖此次的西征,彻底消灭了东突厥,消除了一百多年来突厥对中原的威胁。

唐太宗为凯旋的将士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他高兴地对李靖说:“昔日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靖以骑三千,喋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洗渭水之耻矣!” 赏赐李靖绢百匹,加食邑五百户。尔后李靖升任尚书右仆射,职位相当于宰相。出将入相,李靖的人生达到辉煌的顶峰。 公元649年四月,李靖病逝,享年八十岁。太宗下令其陪葬昭陵,谥号景武。此时,贞观群臣大都已病逝,离太宗驾崩也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段辉煌的大历史走到了尾声。

五、李靖对子孙的教育

告诫子孙,“你少跟那些王亲贵族交往,在家里好好读书。”教育他的小孩,人不能骄奢,你爸爸能有今天是战功打出来的,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你们是因我的庇荫而有了富贵,这种庇荫的富贵不是长久的,绝对不能骄奢。所以告诉他,不能骄乐、不能佚乐、不能宴乐,损者三乐你们不准有。

作为权宦的后裔,你给我记得“益者三乐”:第一,乐节礼乐,要重视礼乐,要有节制,该怎么表现该怎么表现,不能过分。规规矩矩的态度谓之“礼”,给我做好。

第二,乐道人之善。多讲点别人的好话,别老是骂别人家。

第三,乐多贤友。这是你们该做的事。再教孩子按照孔子所说的,记得呀,“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李靖是这样教孩子的。

恭,为人要谦恭。恭者不侮,你为人谦恭,没人会侮辱你;为人宽厚,宽者得众,你为人宽厚了,有包容力了,大家才愿意团结在你身边,叫宽者得众。信者人任焉,你这个人讲信用、有诚信,人家才敢跟你交往、才敢用你。敏,敏用现代的管理学来讲,叫做执行力。你有执行力,你才有功、有绩效出来。所以“坐思终日不如起须臾而行之”。每天坐在那边想,你不如起来去做嘛。所以敏则有功,你有执行力才有绩效出来。惠则足以使人,说明你对老百姓有恩惠了,有困难了,人家才愿意来帮你忙,你需要的时候,人家愿意帮你忙。

所以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很重要,一再告诫孩子。果然没错,后来李承乾叛乱,牵连的贵族子弟,魏征的孩子、王珪的孩子、房玄龄的孩子统统牵连,唯独李靖的小孩没事,才知道爸爸的教育是对的。贞观23年5月17号,李靖先死,26号,太宗归天。同一年,就差几天而已,李靖死掉,封卫国公。他的图被放在凌烟阁,是唐朝建国最伟大的将领。

六、总结

那么纵观李靖的一生,历史对他评价,这个人,了不起啊!一生当中文武全才,为人恭谨,满腹经纶,事君致其身,恭恭敬敬,而且这个人宽宏大量,老成持重,多谋通达,不会食古不化。所以历史上整个将领、武将的评价,秦以后,大概李靖首推第一。

李靖跟唐太宗有一段问答,有关兵法上的讨论,被记载下来了,称为《李卫公问答》,这本书被宋朝编为军校必读的七部兵书的一部。所以足见李靖对后世兵学思想上的影响,也大;为人处事影响,也大。出将入相之名,后世人多么欣赏,韩信的出将入相,就是出自李靖

李靖的人生是成功的。作为一个士族,他官至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作为一名武将,他战功赫赫,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李靖的结局是圆满的,它避免了功高震主,不得善终的悲剧。这归功于唐太宗的英明,也得益于他的智慧。李靖在青年时曾锐意进取,然而一旦富贵在身,又深惧盈满,知足而退。史书称赞李靖“性情沉稳”。要不是这份“沉厚”,向李靖这样立下不世之功的大臣,又怎么躲得过兔死狗烹的结局呢?李靖的沉默中,包含更多的是智慧和无奈。

时间跨越千年,今天的漠北,从西伯利亚的而来的寒风依旧呼啸而过,这里的马匹依旧雄骏,这里的汉子依旧剽悍,只是这里已没有千年前的厮杀与呼喊。

而在昭陵,这群创造了一个盛世的贤臣俊杰,无声的安躺在苍翠的九嵕山中。我们通过那些泛黄的纸页,来感受那段属于他们的辉煌。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勤勉,写意出一幅大气磅礴的大唐盛景。在他们当中,有个人叫做李靖。

上一篇 : 马谡为什么失街亭?诸葛亮把马谡送上了断头台
下一篇 : 这才是马谡失街亭的原因,全都是因为违背了诸葛亮的命令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