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光武中兴采取了哪些措施?没想到这也为东汉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2020-08-12 汉朝 光武中兴采取了哪些措施 光武中兴的措施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趁着成、哀、平三世中衰,篡夺了刘氏天下,建立了新朝。但他在登基后,倒行逆施,胡作非为,弄得民不聊生,四海沸腾。地皇四年(公元23年),新莽王朝在绿林、赤眉大起义的风暴中覆灭。当四方势力混战之际,南阳刘氏宗室刘秀乘时而动,争取各方支持,先后拿下了河北、河南等广大地区。公元25年六月,刘秀在河北称帝,年号建武。仍沿用汉的国号,史称光武帝。从这年开始,刘秀用了十余年时间,消灭了所有敌对势力,实现了金瓯一统,重建了汉室,史称“光武中兴”。那么光武中兴采取了哪些措施?

休养生息

登基伊始,中原初定。刘秀汲取了新莽王朝覆灭的教训,把主要的精力放到了如何治理好国家上来。他认为,只有汲取王莽败亡的历史教训,并付出百倍的努力缓解各类矛盾,才有希望实现国家中兴,恢复昔日文、景、昭、宣之时的盛世荣光。

刘秀认为新莽政权之所以垮台,主要是因为:奴婢数量恶性膨胀,造成劳动力缺乏。社会财富严重分布不公,上层统治者奢侈无度,醉生梦死。政府机构重叠、冗员充斥,使得国家经济不堪重负。土地兼并过度,加之盲目托古改制,频繁改动货币制度,使得经济发生多次大动荡,加深了危机,造成统治基石动摇,最终导致绿林、赤眉流民大起义爆发,王朝崩溃。

从建武元年(25年)开始,刘秀遂对症下药,开始了医治战争创伤的工作,每当平地一地,他都会用温厚的策略去抚慰。经过十三年的不懈的努力,除了新收复的陇右、益州以外,其他各地逐步恢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根据民间生活的经验,刘秀认识到,要想使国家的生产尽快恢复,解放奴婢是唯一的出路。西汉中后期,由于地主、官吏无限制地兼并土地,使大量农民丧失了自己的土地,他们本人也被卖给官僚、贵族、商人家为奴。奴婢在主人家过着非人的生活,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受到主人的毒打,甚至被当成牛马在市场上公开出售。奴婢问题,影响国家的安危和发展,汉哀帝刘欣以及王莽的新朝政府都想解决,但是都失败了。刘秀即位后,立即把“解放奴婢”作为一项大事来抓。

从建武二年(26年)到建武十四年(38年),刘秀先后下达了八道诏书,用法律的形式严禁各地虐杀奴婢,违者严惩不怠。

虽然限于历史局限性,刘秀不可能从根本上废除奴婢畜养制度,也不可能真正铲除奴婢产生的土壤。然而,出于他本身的统治需要以及国家、社会稳定的需要,他坚持不懈、不遗余力地推行解放奴婢政策,抑止地主豪强、为大汉王朝的长治久安服务。在客观上来看,刘秀的这一政策,无疑是具有历史进步性的。

裁并军政

西汉中期以来,行政区划重复设置,叠床架屋,冗官泛滥、闲职过多的现象日益严重。改革官制、调整行政区划、精兵简政、汰省冗官,减少官员数量,这就是刘秀开出的“药方“。

精兵简政,要从中央做起。如果中央政府体制不理顺,想要解决地方政府的积弊根本不可能成功。为了防止类似霍光、王莽权臣的出现,把权力高度集中到皇帝手中,采取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措施。建武之初,刘秀不动声色地加强了尚书台权力,有意限制削弱三公的权力。对于主要的军国大事,刘秀一般都是直接通过尚书台来下达,不再经过三公各府。“三公有名无实,尚书有实无名”的格局正式出现。同时,刘秀还加强了内廷的控制。他将设置在宫廷内的中常侍、黄门侍郎、小黄门、中黄门等职务,由原来的宦官、士人混合担任,改为一律由宦官担任。

建武六年(30年),刘秀下诏裁并行政区划,全国裁并了四百多个县,合并了十个郡国,裁减大小官吏数万人。为了减轻老百姓的供养负担,刘秀对于中央政府的官员,能省则省,就连大司徒府里面的司直这样的官员都裁省掉了。

为了减轻财政负担,刘秀不仅要裁撤冗官,他还要裁军。建武六年、七年,全国裁撤的军队人数超过军队总数的半数以上。通过精兵简政、裁撤军队,使得大批的士兵得以还乡,从事农耕。这样既减少了军费开支,又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劳动力。

在当时能如此大规模的精简官吏,确是数百年来的少有之举。通过这一些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到了建武十五年(39年)左右,国家逐渐走上了正轨,太平盛世的熙攘景象初步出现。

度田检籍

解放奴婢,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精兵简政,基本解决了民众负担过重、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但是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等着他解决:土地问题。

刘秀能得天下,以南阳、河南为代表的地方豪强势力给予了他很大的支持。但这些地方豪强势力的过度发展膨胀,造成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既严重威胁到了皇权,也极大地影响百姓生活,为了加强朝廷对全国垦田和劳动人手的控制,平均赋税徭役负担,刘秀决定开展土地清查,试图遏制严重的土地兼并趋势。

建武十五年(39)三月末,刘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度田工作。

下诏:“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又考察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

换句话说,就是让各郡县丈量土地,核实户口,作为纠正垦田、人口和赋税的根据。他下令擢升汝南太守欧阳歙为新任大司徒,主持具体工作。

刘秀的决定虽对国家的长远有利,但却触动了各郡国地方豪强的利益,却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尤其是河南、南阳二郡的地主豪强们,他们或是早年曾跟着刘秀打天下的皇亲、勋臣,或是对起义军进行过经济资助的故旧。他们认为自己“朝中有人”,又觉得昔日有援助义军之功,有恃无恐,目无法纪。欺压良善、鱼肉百姓,无恶不作。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他们故意向朝廷漏报、少报实际拥有的土地数量,借此来逃避国家税收。地方官畏惧他们的权势,根本不敢过问。故而,度田诏书在这两个地方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进展甚微。

由于“陈留土地” 案发,刘秀敏锐地意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据初步了解,各郡国向朝廷申报的土地数量、蓄积的奴婢数量可能与事实有很大的出入,可信度不高。很多地方都在进行数据造假,所谓的土地数据几乎全都是假的。几乎都在闻风观望,都是在按照河南、南阳二郡的数字进行估算填报。

为了彻底搞清各地土地情况,刘秀立即派出多路使者,对土地情况展开了调查。大致情况是:中原地区各郡国的土地兼并极为严重,违法乱纪、谎报田地、瞒报户口的现象非常普遍。各地方官们贪贿成凤,接受豪强贿赂已经是家常便饭。其中大司徒欧阳歙在汝南太守任上,受贿数额达到了千万钱之巨。当前土地乱象的始作俑者正度田检籍工作的主持者——大司徒欧阳歙本人。

刘秀获悉后十分震惊,他顶住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为了杀一儆百,毅然大司徒欧阳歙处死。为了强行推行他的度田政策,又下令将度田不实的河南尹张伋及其他诸郡太守十余人处死,表示要严厉追查下去。

结果,引起各地豪强大姓地主集团的强烈反抗,有的地区甚而爆发武装叛乱。

史载“青、徐、幽、冀四州尤甚” 、“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

这对洛阳政府造成了极大威胁,面对这些暴力对抗,刘秀采取镇压与安抚并用的手段,一面“遣使者下郡国,听群盗自相纠拖,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由于策略得当,敌对武装便很快瓦解了。另一方面,把捕到的作乱首领人物迁往他郡“赋田授廪”,切断他们与原来所在郡国的联系。这些措施果断、有力的,给予了地方豪强地主沉重的打击。

经过严厉镇压,郡国大姓不再反抗,各地逐渐平静下来,出现了“牛马放牧,邑门不闭”的大好局面。

善待勋臣

到了建武十三年(36年)春,经过十多年的残酷战争,刘秀终于消灭了所有割据势力,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统一。

按一般常理,谁打江山,当然由谁来坐。治理国家,开国功臣毫无疑问应是首选。但刘秀却并不这么看,他的思虑更为深远。在汲取了历史经验教训之后,他作出了一个决定:除极个别以外,功臣们一律不用,全部以侯爵身份归第闲居。

此举用意有三:

一是防止功臣功高震主,避免尾大不掉、权臣干政的发生;

二是避免功臣居功自傲,违法乱纪。避免皇帝对其依法惩处,以全君臣之谊,令其善保晚节;

三世提拔选用新人,避免人才被旧臣压制,便于后任君主控制。

刘秀不用功臣治国,是一个非常正确、妥善的决定,体现出了他的宽仁之心与深谋远虑。从西汉的历史教训来看,用开国功臣治理国家的效果很不理想。不但会让帝王产生疑忌,也容易让功臣们滋生野心。最终弄得功臣付出了血的代价,不得善终,帝王则是落下千秋骂名。君臣双方是两败俱伤,留下无尽的遗恨。

建武十三年(37年)全国统一时,刘秀身边健在的功臣宿将,还有邓禹、吴汉、贾复、耿弇、盖延、寇恂、朱祐、坚镡、臧宫等数十人。在战争年代,功臣们冒着飞矢走石,出生入死,为汉室的中兴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披肝沥胆,舍生忘死,对朝廷都是忠贞不二。开国之后,如何对待他们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用他们治国的话,会带来很多弊端。比如,假如功臣居功自傲,违法乱纪,滥用职权,皇帝是处理还是不处理?如果处理的话,轻则罢官革爵,重的还要杀头灭族。

经过深思熟虑,刘秀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所有功臣,绝大多数不用。今后他们什么也不用干,由国家出钱把他们养起来,收回他们的所有权力,另选他人治国。

在刘秀的暗示下,功臣中的邓禹、贾复二人带头请辞,吴汉、耿弇、盖延、朱祐等人也不甘落后。他们纷纷献上大将军、将军印绶,表示愿以列侯就第,主动要求不再承担任何具体军政事务。

由于功臣们“深体朕意”,刘秀心中大喜。他很快正式颁诏,宣布从此革除左、右将军官名,又将建威大将军、虎牙大将军等“杂号将军”官爵全部废除。此前实权在握的耿弇、盖延、朱祐等功臣们,都成了“无官一身轻”的“国策顾问”。功臣们中惟有高密侯邓禹、固始侯李通、胶东侯贾复三人例外。其他的功臣除非特别召见,一律不再过问政事。

刘秀处理功臣问题的思路是,用高官厚禄把他们都养起来。只要这喜人不谋反、不犯十恶不赦的滔天大罪,他们以及子弟所犯的小错,国家都包容,皇帝有这个气度。此外,刘秀还特别指示有司:“各地向朝廷进贡的贡品,先赐功臣列侯,然后才归皇室享用!”通过巧妙的策略,刘秀顺利地将诸将掌握的兵权全部收回,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统治阶层内部的自相残杀。

柔道治国

建武十三年(37年)之后,刘秀多次颁布诏书,对天下黎民厚加抚恤,逐步医治战争创伤,除非万不得已,不再对外大规模用兵。他的治国思路与理念是:道德教化与法制约束并用,双管齐下。重振民气、重拾民心、重塑民德。在他的大力拔擢之下,一批新的精英出现在了政治舞台之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刘秀的亲自主持与大力倡导之下,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国家的元气正在慢慢的恢复,民间的道德、风俗在重建,各地的民心在重拾。

从中央到地方,刘秀先后选拔了三类人才。一类是道德高士。在中央一级,陆续提拔卓茂、伏湛、侯霸﹑宋弘、杜林﹑张湛﹑郭伋、郭丹、宣秉、张湛、王丹、王良、杜林等人到中央来任职,给予高爵显位。另一类是善于抚慰怀柔的能臣。在地方一级,刘秀提拔了杜诗、郭伋、张堪、韂飒、茨充、任延等干练之臣为地方官,作为治国的中坚。还有一类是执法如山的铁面无私之臣。为了严明法纪、打击豪强势力过度膨胀,还是需要敢于碰硬、六亲不认的刀笔之臣。因此,董宣、樊晔、李章等人也就应运而出。

经过二十多年的治理,中原大部地区逐渐走上了正轨。民气逐渐舒展、民心得以安定、民德变得淳厚起来。

刘秀的“柔道”,实际上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以道家的清净无为思想怀柔天下,使民众休养生息,得以恢复生产,使得经济秩序逐步恢复。

二是以儒家的忠孝仁义思想教化民众,重塑道德伦理体系,从根本上保证社会的稳定。

三是以法家的思想治理国家,规范皇室、外戚、诸侯王、各级官吏豪强的行为,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防微杜渐,以确保江山永固。

这个理论与汉宣帝的“以霸王之道杂之”的思想,有相似之处。宣帝是典型的“阳儒阴法”,更偏重于法治。刘秀则不然,更崇尚德治。从这三个层次来看,刘秀的执政思想,熔道、儒、法为一炉,是一个非常有深度的理论,也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执政理念。

风清月朗

刘秀是儒生出身,雅好儒家经典,一直是乐之不疲。从刘秀本人开始,朝廷公卿大臣随之做表率,全国上下无不以修行儒术为荣,无不按照儒家经义身体力行,处世为人。

刘秀极为重视图书文化建设和皇家藏书的收藏。新莽末年,四方学士为了躲避战火,多怀挟图籍,遁逃林薮不出。新莽覆灭之后,大量典籍焚毁于战火,造成西汉官府藏书大量散佚到了民间。刘秀为了复兴文化,每至一地,未及下车,必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遗漏。他多次颁布诏书,要求各级政府广为收集散佚图书,并对捐献图书的人予以奖励。

数十年间,大儒书生之类,莫不抱负典策图籍,芸汇京师。朝廷各藏书阁,旧典新籍,叠积盈宇,汗牛充栋。著名的藏书处或图书馆有“东观”“兰台”、“石室”、“仁寿阁”等多处,藏书的规模和数量超过了西汉。建武元年(25年)十月,刘秀在定都洛阳之后,他下令紧急从各地征集图书,以免遭受兵燹的破坏。经过几年的辛苦搜集,他总共征集到了两千多车经牒秘籍。这一举动,为文化的恢复与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武五年(29年),刘秀下令在洛阳建设太学,完全按照古法,笾豆干戚,无不必备。又在朝廷里设立了五经博士:《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总计有四个博士席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秀治理下的大汉天下,风清月朗,教化大行,显示出一派盛世王朝的和平气象。从此,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儒学治国实践就此开始。

在这种浓郁氛围的熏陶之下,大汉王朝的道德水准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东汉一朝,道德之高洁,民风之淳朴,民德之宽厚,除了上古三代以外,无以伦比。就连明、清等以理学统治地位时期的道德水平都无法与东汉相提并论。

刘秀早年读书求学时间不长,深以未能完成学业为憾。有时谈完了公事,略有一点闲暇时间,他总是主动出题,与公卿大臣们在一起就儒家经典的疑义展开探讨,共同研究学问。君臣们讨论至忘情时,总会误了晚饭,刘秀只好下令宫中再次传膳,边吃边谈。

他们甚至会为了某一个问题发生激烈辩论,争得面红耳赤。回到宫中,刘秀在苦思想,只要一想到新的见解,马上就会把相关大臣召入内宫继续辩论。他们一起研究学习,每每谈论到深夜倦极才罢。

对于早年的老同学、著名的隐士严光,刘秀也很想念。为了找到严光,他下令各地绘形貌寻访。齐地官府奏称:“有一男子,披着羊裘在泽中垂钓。”刘秀疑是严光,即遣使备车去见,果然就是严子陵。

对刘秀的礼聘,严光开始不肯入朝,经三聘才至洛阳。当时的大司徒侯霸也是严光的老友,也遣使前来问候。严光懒得执笔,口授使者回信:“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刘秀闻讯亲至馆驿探望,严光却闭目坚卧不起。刘秀拍拍他的肚皮,笑问:“咄咄子陵!为何不肯相助?”严光熟视无睹,沉默良久才睁眼答道:“人各有志,奈何逼迫甚急?”刘秀叹息,默默上车而去。

此后,刘秀又请他入宫论道谈旧,还一起同榻而寝。据说,严光睡梦中将腿压在刘秀的小腹上。刘秀知其才,还想借其高名引领天下名士入朝,打算任命其为谏议大夫。严光死活不肯答应,坚持要归隐富春山(今浙江桐庐)耕读垂钓。建武十七年,刘秀再次亲写书信特征,但是严光无论如何也不肯出山,此事最终只好作罢。

刘秀爱才,也善于识才。他遵从孔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用人之道,礼贤下士,任人唯贤,汇聚英才无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惟有君正才能臣贤。刘秀身边先后重用过的臣子,名士辈出,风华绝代,真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伏湛、侯霸、班彪、杜林、郑兴、郭伋、宣秉、张湛、王丹、杜林、郭丹、申屠刚、鲍永、郅恽、杜诗、孔奋、张堪、朱浮、冯鲂、虞延、董宣、韂飒、茨充、任延……真是群星灿烂,蔚为大观。

不过,晚年刘秀把眼光放得更远,他特别重用冯勤、玉况、宣秉、赵熹、第五伦等一批俊才,这是在做最后的准备:“一旦朕捐躯山陵,可令此辈辅佐太子!”

怀柔之策

自西周以来,对中原最大的外患莫不来自北边。匈奴骑兵的剽悍勇猛,给中原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他们风驰电掣,来去如风,不时地南下侵扰,给中原民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西汉时,汉武帝奋戈北征,屡破匈奴,经昭、宣、元、成诸世之后,由于接连遭到天灾、人祸及汉军的打击,匈奴日衰,逐渐走上了下坡路。由于哀、平及新莽时期中原内乱,长城以北的匈奴各部逐渐重新统一。他们的实力恢复的很快,甚至在雁门、云中一带扶植起了卢芳伪政权,觊觎中原。

而到东汉初年,特别是建武十六年以后,东汉的北部边境问题日益严重。正北方是虎视眈眈的匈奴,东北方是朝气蓬勃的鲜卑、乌桓势力。在西部,还有剽悍雄勇的羌人。在南方,还有善战不羁的越人、苗人。匈奴、鲜卑、乌桓、西羌、苗人、越人,这些桀骜不逊的少数民族势力,实在是令东汉头疼不已。

建武年间,由于国力所限,刘秀无力开拓疆土,更无意于对外发动战争。他对外的主要政策是“抚慰怀柔”,具体手段是“挑拨离间”,让各个部族之间形成矛盾,然后从中利用,确保各个边境地区的稳定。又准许部分羌人入住关中三辅,又允许南匈奴进入北地、朔方等内地定居。事实证明,刘秀准许西羌、南匈奴进入内地定居,是一个很大的失策。虽然暂时可以倚为屏藩,实现“以夷制夷”之计。但是从长远来看,胡汉杂居终非上策,胡人深入腹心,屯居要害与汉民争利,矛盾终究会不可调和。原本的“癣疥之忧”,逐渐成了“心腹之患”!这一失策,本是权宜之计,却被后世帝王作为祖训沿用了多年。胡人内迁,实为数百年之后的“五胡乱华”之根源。真是可惜可叹!

迷信图谶

刘秀一生,都对于谶纬之书深信不疑,对于各种祥瑞也是喜闻乐见。刘秀虽然在学术上主张百花齐放,但是有一个问题他绝不允许任何人对之有非议,那就是―――图谶。

据说,当时在京师洛阳有甘泉涌出,又有朱红之草生在水畔,各郡、各封国也纷纷上报天降甘露。百官奏称:“祥瑞频繁降临,应当命令太史予以收集,载入史册,以流传后世。”刘秀拒绝了这个建议。他谦虚地认为自己并无多少德行,对各郡各封国所上关于祥瑞的奏报,每每表示退让而不敢当,因此史官很少得以记录。虽然在表面上是如此谦虚,但是他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沾沾自喜。

对于他来说,他的起兵是根据图谶,他的登基也是根据图谶,他能够统一天下也是根据图谶。人们都说:“龙有逆鳞,触之者死。”刘秀也有“逆鳞”,这就是图谶。他为人一向温厚豁达,但是他绝不允许任何人非议图谶。

当时的名儒桓谭、冯衍、尹敏就是因为劝谏刘秀不要过于迷信图谶而遭到贬黜或冷遇,名儒桓谭还甚至为此差点引来杀身之祸。

在刘秀的心中,谶记的神圣性是不容置疑的。他应谶起兵,又应谶登基,奠定中兴的基业。对于谶记之书,刘秀的研究时间比经书要多的多。对此,桓谭很有意见,颇有微词。刘秀性情宽厚,一般的进谏他都不大会发火。但他决不允许任何人非议“图谶”。桓谭的奏书呈上,刘秀更加不悦。

可桓谭面不改色,还坚持声称:“经文为真,谶记实伪!伪既倍摘,则义异自明,经足训矣,纬何豫焉?”刘秀勃然大怒,认为桓谭诽谤圣道,目无法纪,就要斩了他。桓谭吓得面如死灰,叩头不止。刘秀这才赦免了桓谭,将他贬黜为六安郡丞。桓谭已经七十多岁了,受了一肚子气,抑郁不乐,病死在赴任途中。

千秋功过

建武中元二年(57)二月五日,刘秀在洛阳南宫去世,享年六十二岁。太子刘庄即位,这就是汉明帝。刘庄给父亲上庙号为“世祖”,谥号为“光武皇帝”。从此,刘秀与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一样,都得到了“祖”的称号,享受宗庙祭祀与怀念。“祖”帝之称,是一个无上光荣的称号,只有开国君主或是作出惊天伟业的皇帝才能够得到。刘秀的“世祖光武皇帝”称号,可谓名至实归,当之无愧。

刘秀最大的功绩就是重新统一天下。他为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消除军阀割据、解除人民苦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应该得到历史高度肯定的。

刘秀虽然是以武力建立帝业,实现了汉室的中兴。他名为“中兴之主”,实为东汉的开国之君。他恢廓大度,虚怀若谷,制御功臣有术,君臣之间,情谊甚深。开国功臣当中,没有一个违法犯罪的,刘秀也没有杀害过他们当中任何一个。单单这一点,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

从地皇四年(23年)起兵,刘秀与各路割据势力拼杀了十五年,直到建武十三年(37年)才实现完全统一。在此后近二十年和平岁月里,刘秀重用贤能,励精图治,清醒谨慎地制定国策,勤政不息。他把审时度势,量力而行,措施得当,国家的元气逐渐得以恢复。他关注民生疾苦,遏制打击豪强,使得当时老百姓逐渐过上了太平日子,也为后来的“明章之治”奠定了基础。

人无完人,作为帝王的刘秀也有很多失误:没有从制度上解决外戚干政的问题。把三公架空,权归尚书台,使得皇帝的权力过于击中,使三公成为形同虚设的虚职,却又要承担责任,使朝廷行使权力造成混乱。过于迷信图谶,给疮痍未平的天下百姓带来了负担。他草率地改变宫廷制度,任用宦官参与政务,培育出了孳生毒瘤的土壤,也为日后的宦官专权埋下了隐患。豪强兼并的土地的现象仍然在继续,奴婢问题不但存在,而且依旧严重。定都洛阳选择不当,使得关东、关西的经济、文化差距拉大。又把西羌、匈奴等少数民族迁入关中、河东一带居住,使内地胡、汉混居,为后来东汉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上一篇 : 汉朝光武中兴的措施有哪些?刘秀的能力一直不一般
下一篇 : 光武中兴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方方面面造就了光武中兴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