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当时的光武中兴采取了哪些措施?当时的朝代有个特征让人不解

2020-08-12 汉朝 光武中兴采取了哪些措施 光武中兴的措施

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摧枯拉朽一统天下,恢复了被王莽中断了十六年的汉祚,重新建立了汉政权,汉政权虽然得到了延续,当时的光武中兴采取了哪些措施?相对于西汉时期的中央高度集权,东汉的中央权力却很孱弱,这是为什么呢?

虽然说王莽改革失败无论是对新朝社会,还是后来的东汉社会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政治、经济负面效应,但是如果单纯的把罪责全归咎在王莽头上也是不够客观的,毕竟王莽在接手西汉政权时,西汉王朝就已呈现出了积重难返之势。

中央里皇帝昏聩无能,财政赤字严重,地方上土地兼并激烈,民变此起彼伏,正因西汉末年一系列的突出棘手问题,所以才有了后来王莽在土地、币制、商业等多方面的改革运动,从表面上来看,王莽改革失败是用错了方法策略,但从本质上来讲,乃是王莽无力破解西汉末年的大变局,一味地极端化改革反而会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最终被历史所吞噬。

其中最值得引人思考的就是对待利益群体的态度,王莽对于豪强大族绝不手软,甚至还包括一部分支持他的利益群体,他试图把地方豪强的私有土地通过王田法令的强制形式变为国有,然后再去分配给无地流民,结果没想到不光是豪强大族反抗强烈,连农民阶级也不买账,历史证明,那些既得利益群体大官僚大地主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是统治阶级与底层民众的一个桥梁,最后农民纳给国家的赋税高于隐匿于豪强之门的租子,你说他们会愿意吗?

后来的刘秀则明显要比王莽高明的多,一方面是由于刘秀本就是豪族出身,帝国的统一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豪强的支持(如南阳派、河北派、西北派)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向豪族功臣进行权力的倾斜。另一方面是王莽改革失败启迪了刘秀,政治的稳固需要豪强财阀,尤其是地方财阀的支持,这样才能够保证中央财政源源不断的从地方上汲取。

但是汉光武帝也有豪强大族尾大不掉威胁皇权的顾虑,所以他既要偷偷从权臣手中收权,不断强化虚弱的中央皇权,也要向各大宗族势力表面妥协,做出一定的权力让步,总的来讲就是采取中庸之策,用柔道之术来渐进式完成这个长期的系统性政治工程,以免重蹈王莽覆辙。

光武帝在经济方面延续了西汉的政策,大力解放生产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经济,并且效果良好,在文化方面则大兴儒学推崇气节,文化风气回归的很快,唯独是在政治方面颇有力不从心之感,而且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难题,会给子孙后代留下大麻烦。

怀着对王朝的深深忧思,刘秀凭借个人的远见卓识,决定在顶层制度设计上入手,进一步保证皇权的加强,不惜把西汉传统的官僚体系变更,独创“尚书台”,把三公九卿的权力置于其中,使得偌大的官僚系统权力虚空,官僚权力尽归皇帝掌控,光武帝还把国家财政和皇室财政合二为一,通过隐晦的方式加强了皇帝直接对帝国财权的控制,另外光武帝一再削弱地方上的军权,撤掉了郡国都尉,取消了郡国常备军,与此同时还不断的扩充中央军,在中央军里将军权拆分,以达到武将制衡的效果。

由此,在汉光武帝的精心改制下,东汉初年皇帝对国家政权、财权、军权的控制力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但这也只是一个尽最大可能的集权努力,并没有一劳永逸解决贵戚、权臣等势力对皇权的掣肘,更兼有地方豪族的尾大不掉,使得皇帝在地方上的治理明显力不从心,光武帝之后,皇帝乾刚独断的“尚书台”也逐渐沦为了几个大族之间平衡利益关系的工具,脆弱的皇权权威不再,皇帝也只能听之任之,从中央到地方处处弥漫着阶级固化、经济垄断的气息,加剧了社会板结和政权解体,所以东汉末年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十八镇诸侯自立门户架空皇室,地方形成割据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皇权相对孱弱是东汉皇权政治的一大明显特征,尽管雄才大略的光武帝意识到了这一点,也有收权的意愿,但是汉初收权的时机并不算成熟,如果用力过猛则会再起生变,所以他把这项事业寄托在了后辈身上。但很可惜,随着后世之君的庸弱和贵戚豪门势力的强势,东汉的皇帝们无法再塑皇权的威严,尽管有接二连三的政治改革尝试,也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最后在内忧外患中,东汉王朝走向了解体崩溃。

上一篇 : 孙武简介:孙武为什么被称为兵圣?孙武的生平故事有哪些
下一篇 : 著名军事家孙武生平有哪些事迹?关于孙武的死有两种说法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