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越王勾践为了灭吴,总结出三个强国之路的道理

2020-08-12 勾践灭吴 勾践灭吴的故事 春秋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在吴越交界地夫椒山(今太湖洞庭山)被吴军打败。勾践选择做吴国人质,侍奉吴王夫差三年。为雪耻,勾践卧薪尝胆,二十年后终于灭吴。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在能臣文种、范蠡(lí)的辅佐下,经过二十年的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于攻破吴都,灭亡吴国,完成了他春秋霸业的关键一步。

然而,越王勾践在这场称霸之路上,最初的一个动力竟然是雪耻。二十年前,勾践在吴越两国的夫椒之战中,兵败被围困在会稽山。

战败后,勾践带着夫人以及谋臣范蠡前往吴国称臣。期间,勾践驾车养马,夫人打扫宫室,小心翼翼地侍奉着吴王,受尽屈辱,同时也骗取了吴王夫差的信任。

三年后,勾践终于被赦免归国。为报仇雪恨,他开始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强国之路。

首先,勾践学会了隐忍。为了不消磨复仇大业,越王勾践选择躺在草堆上,枕着兵器睡觉;他还有一个更狠的做法是,在自己房间悬挂一块苦胆,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尝尝苦胆,以此时刻提醒自己勿忘前耻。这就是典故“卧薪尝胆”的由来。

其次,勾践懂得凝聚人心,积蓄国力。这时的勾践已经不再是往日在深宫里发号施令的做派,而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勾践还宣布免除老百姓十年的赋税,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最后,勾践还从夫椒之战的那场败仗得出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越国现在跟吴国比实力,最主要还是差在了水军上。吴国擅长水战,兵力十足。

于是,越王勾践着力培养属于自己的精锐水军,而且这支水军还有专门的名称“习流”。为了增加兵源,勾践更是向全国颁布奖励生育、增加人口的律法政策。

终于到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践等到了检验实力的机会。

此刻,吴王夫差正集结全国兵力,北上邀请各国,前来参加自己主办的黄池之会,争夺晋国的中原霸主之位;所以,吴国国内空虚。越王勾践顺势成为这场螳螂捕蝉游戏背后的那只“黄雀”。

他亲率“习流”两千、精兵四万,兵分两路伐吴。结果,吴都陷落,太子友被杀,逼得吴王夫差不得不急忙回国,以重礼求和。越王勾践知道自己目前还无法吞并吴国,于是同意了两国媾和。

之后,越王勾践又两次伐吴,取得了笠泽(今江苏吴江)之战的胜利,吴军从此一蹶不振。

终于,在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围攻吴国三年之后,再次打进都城,逼得吴王夫差连夜逃往姑苏台(今苏州)。

已经丧失昔日霸主威严的吴王夫差派大夫公孙雄,代表自己去向越王勾践求饶。这个公孙雄赤胸袒背而来,双膝触地跪在了勾践面前。他恳切地复述了夫差的话,说夫差现在愿意臣服于越国,希望越王能像当年在会稽山上吴王饶过越王那样,免夫差一死。

越王勾践见到这种情形,开始犹豫了。这个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反对饶恕吴王夫差。他就是勾践的智囊范蠡。

范蠡劝说道,“我们越国苦心奋斗二十年,不就是为了灭掉吴国么?千万不能错过时机。”范蠡见越王勾践还是有所迟疑,当机立断,命人击鼓整兵,攻破吴王夫差躲藏的姑苏台。

就这样,吴王夫差最后兵败被围,连求饶之路也断绝了。

夫差顿时想起被自己冤枉致死的伍子胥临死前的预言,如今都成真了。于是,他后悔地自缢而亡。

吞并吴国之后,越王勾践声威大振,势力大增,成为春秋末年政坛上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

越王勾践虽然也是在“尊王”旗帜下的霸主,但与之前的春秋霸主们不同的一点是,他开始公开挑战周天子册封的“伯”,号称“霸王”。

在后世出土的一件越国钟上面,就有铭文写着“王”的字样。可见,当时勾践确实是以王自称。这说明在春秋末年最后一代霸主——越王勾践身上,已经有了“战国七雄”的某些影子。


上一篇 : 勾践灭吴的故事:厚积薄发,找准时机给敌人致命一击
下一篇 : 勾践成功灭吴的原因是什么?复仇之战等了将近十年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