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之交”伯牙子期,如久旱逢甘霖令人欣喜
2020-08-13 伯牙子期 伯牙绝弦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春秋
在武汉汉阳月湖之滨有一处名胜叫“古琴台”,被誉为“天下知音第一台”。据说,当年俞伯牙在此偶遇钟子期,伯牙用古琴演奏,子期一听便懂,两人结下“知音”之谊,古琴台便是后人为纪念他们而修建的。
《列子·汤问》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是春秋时期楚国人,精通琴艺,在晋国任上大夫。一年,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
中秋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正值夜幕降临。天边夕阳西下,江上风平浪静,面对如此美景,伯牙琴兴大发,将船停泊在岸边,拿出随身携带的古琴,弹奏起来。
他弹了一曲又一曲,不觉已是皓月当空,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中时,猛然看到不远处有一个人一动不动地站着。
伯牙大吃一惊,手下用力失衡,“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伯牙正在猜测那人为何而来,只听那人大声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樵夫,打柴回家路过此地,听到您的琴声绝妙,忍不住停下来聆听。”
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人身边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便问:“你既能听懂我的琴声,那不妨说说看,我弹奏的是什么曲子?”
樵夫笑道:“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伯牙听完那樵夫的回答,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两人互通姓名,原来樵夫名叫钟子期。
看到伯牙琴,子期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子期的讲述,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
接着伯牙又为子期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樵夫说:“多么巍峨的高山啊!”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多么浩荡的江水啊!。”
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子期竟然了然如胸。他不禁激动地说:“这个世上只有你懂得我的心声,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两人结为金兰,并约定来年中秋此地再会。
一年之后,伯牙如约来到汉阳江口,却苦等不见子期。经打听,才得知子期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还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等伯牙赴约之时,好再次聆听伯牙的琴声。
伯牙万分悲痛,他心知子期是这世上唯一能听懂他音乐的人,如今子期已逝,再也不会有人能懂他的琴声了。他来到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高山流水》。
弹罢,他挑断了琴弦,把心爱的瑶琴摔得粉碎,叹息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从此,伯牙终身再不弹琴。
伯牙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且身居高位,而子期乃一介平民,打柴为生,只因子期“善听”,伯牙便视他为知己。相见时有多欣喜,永别时就有多伤悲,伯牙“破琴绝弦”之时,心里大概是绝望的吧。
这个故事流传千古,成为一段佳话,“知音”这个词便是由此而来。古代关于友谊有一种说法叫“八拜之交”,其中,伯牙子期的“知音之交”居第一,正应了那句“欲觅知音难上难”。
将军岳飞也曾作诗云:“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没人懂你,纵然弹断琴弦,也激不起一朵浪花,只是平添一抹悲凄。
“知音之交”难得,如久旱逢甘霖,让人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