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于西周时期的宗法制,虽然在西周末年就已经开始逐渐瓦解。可是,作为中国典型的政治制度之一,它对中国后世的影响,却并没有因为自身的瓦解而停止。其影响,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甚至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仍能看到它的影子。那它对中国的影响都有哪些呢?
何为宗法制
宗法制,是西周时期,为了维护周王朝的统治以及政权的稳定,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利的一种法度。在这种制度下,整个受此制度影响的人,尊崇的是共同的先祖,不仅在一个宗族内部以长幼尊卑为区分标准,同时,也是统治者通过政治手腕,维系亲情的一种手段。
在此制度下,有严格的权利继承秩序,并且规定:继承了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掌握的权柄,以及需要进行的义务。按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这样的等级排列,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权,也有利于统计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这个制度,保证了中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的特权,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只是,这样的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呢?
宗法制度的形成过程
这就要和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结合在一起看了,中国早期的氏族社会中,有母系社会和父子社会两种,而原始社会之后,就是西周时期的奴隶社会。两个接连着发展的时代,不免之后的社会,会受到之前社会特点的影响。而宗法制的前身,就是从父系社会家长制度的演化而来的。
在父系社会时期,由于人们已经学会了饲养牲畜,甚至是种植简单的粮食,这样的情况,导致了人们日常所需的生产资料的剩余现象。如此一来,原本的一家之主去世后,所剩余的财物,就会被他的孩子所继承;他的某些权力,也会由他的孩子所继承。可是,如何继承,不能完全的随便乱来,故而,后期的宗法制就应运而生,它规定了该如何继承,以及继承的具体规则、程序。
但是,宗法制虽然总是和西周联系在一起,它的形成时期,却是商朝后期。只是,西周灭商之后,西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商朝的政治制度,所以,宗法制才被慢慢的普及为,在整个西周实施的制度。只是,如此大范围实施的制度,让西周变成了一个"国"与"家"紧密相连的时代,整个国家的上下统治,就是整个家族的上下关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等级排列,让西周成为一个环环相扣的宗法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开始渐渐瓦解。因为春秋战国,进入各个诸侯国争霸的时期,依靠宗法制的血缘,辖制各个阶层,已经不现实。只是,西周存续了近千年,宗法制也在中国存在了很久的时间,虽然制度不再,但是,它对后世的影响,却随着中国独有的"家庭"流传了下来。并且,在春秋战国时期,被改良过的宗法制,开始登上舞台。"一家之长"被升级为"一国之君",王位世袭也被继承下来。
到了汉代,宗法制和宗法意识,再次被统治者用来统治国家。比如,刘邦建国之后将原本分封给大将的封地收回,分封给自己的亲族,采用郡县和分封并行的制度。汉武帝之后,更是形成了一套政治学说,把"国"家族化,又将国家统治关系渗入"家"中,国君是整个国家的"严父"。是因为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合一,君权神授",不仅仅将君权和神权挂钩,同时还强调"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的定义,将君王的地位,从政治地位的尊崇,提高到了伦理地位,君不仅仅是君,更是所有人的君父,被尊为整个国家的大家长。
宗法制度影响下的社会结构特征
1,家天下的延续
而宗法制下的社会,最大特点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它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天下延续的根本。作为宗法制的代表制度,嫡长子继承制的诞生,是古代父系社会,对于财产继承制度的丰富和发展。嫡为大,庶为小,形成大宗、小宗。《礼记》也有这样的记载: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如此,就形成了等级非常分明的制度体系:天子、诸侯、卿、士。以中国王朝为例,二十四史,就是二十四个家族统治中国的历史,时间或短或长,连续不断,就是中国上下几千年历史。
2,封国制度不断
而宗法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需要对子弟分封。嫡长子继位为长,但是,为了统治将国土分封给子弟,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大宗、小宗",一层一层的累积,嫡长子就可更好的统治百姓,维护自己天下大宗的地位。但是,分封,从统治王朝的家庭来讲,是分封,而从政治统治来说,却是"授土授民",分封出去的不仅仅是对封地的统治之权,还有封地的土地和百姓,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御极六合,四方如星拱卫。"就是形容,藩王对王室的拥立,如众星拱月。
只不过,宗法制亡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之后的王朝,除了西汉实行郡县和分封并行的制度外,秦朝实行郡县制,在后世影响深广,但是,此制度也是建立在宗法制影响下的,因为帝王的继承仍然以一家为尊,此外,官员的选拔,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统治全国的权利才开始下放。
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宗法制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形成了中国的"家族"制度。中国上下几千年,朝代的更迭层出不穷,同时,也是一个家族的消失,和另一个家族的崛起比如,称唐代为李唐,武则天统治时期为武周。另外,各朝各代,都有一些豪门贵族和大的家族在产生、在发展、在扩大。唐代的创建人,李渊本身就是大豪绅。
家国同构
汉武帝以后,宗法制被升华为新的政治制度,国君为君父,就意味着家与国的相连。历史学中称其为:家国同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指全天下都是帝王的私产,包括天下土地与子民。如此一来,孝顺父母是孝顺,恭敬帝王是对君父忠孝,忠孝之初,就得对皇帝负责,人们建功立业是为了效忠君父。统治阶层的一个家族的权利,就是整个国家需要维护的真理,遵循一家之礼,成为社会阶层的制度。
宗法制度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1.宗法制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面影响
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宗法制,形成了中国人重视亲情、人伦的特点。古人讲"百善孝为先",同时。这样的制度也形成中国人重视权威的性格,人们写文章喜欢引经据典就是一大代表。另外,宗法制还使得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家族、地区、国家,都有很深的情感认同,有利于增强国人的爱国精神,这对于中国社会几千年的稳定和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宗法制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
三纲五常的宗法制,让中国人局限在框架之中,,过于迷信权威;还有一种对自身民族的过度自信,中国自古的华夷之辩,就是源自于此,包括后来闭关锁国的举措,以及天朝上国等一系列言论,都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伤。
除此以外,中国人还过于"尊祖敬宗"。比如,过分强调古代中国的辉煌历史,常常以古代文明辉煌成就自居,并借此麻痹自己,称西方为蛮夷,就算是近代维新政策,也被称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尊为天朝上国,不思进取。沉浸在过去的伟大成就中不能自拔。可见,宗法制虽然早早就瓦解,但是它对中国的影响却延伸到了方方面面,就算是当代,也能看到它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