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明宣宗是昏君还是明君呢 他的小爱好你绝对想不到

2020-08-17 明朝 明宣宗是昏君还是明君 明宣宗是明君吗

明宣宗是昏君还是明君呢

1425年,明仁宗朱高炽猝死,明宣宗朱瞻基继位。朱瞻基登基之后,延续了父亲宽松治国、与民休息的政策。任用“三杨”内阁,吏治清明,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稳定,被后世称之为“仁宣之治”。

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

——《明史纪事本末》

朱瞻基和朱高炽的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这短短十一年堪称明朝的黄金时代,史料中对这段盛世的溢美之词多不胜数。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的“仁宣之治”与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的“文景之治”,是历朝守成君王中最好的典范。史学家们也常常拿“文景之治”、“仁宣之治”作比较。

朱瞻基爱民如子、不好酒色、任用贤臣、开创盛世,几乎是一个完美的皇帝。但朱瞻基做了一件事,被后世认为正是这件事给大明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1426年,明宣宗设置“内书堂”,教导宦官读书,后来又设立司礼监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怕宦官专权,严禁太监识字。朱允炆和朱棣也考虑到宦官干政的可怕之处,严格执行太祖的这项制度。那么为什么明宣宗反其道而行之,特意设立机构教太监读书呢?

明宣宗是明君,但是他不像自己的父亲、爷爷一样精力旺盛。每天的奏折多如牛毛,皇帝整日劳作却也力不从心,不能讲每个奏折都看一遍并想出解决的办法。明宣宗让内阁成员先浏览奏折,并提出处理意见,然后再送到他手中,这样工作就轻松了很多。内阁自此拥有了“票拟”权。

因此,文官集团的权力达到了顶峰。文官集团有一个特点:宽于律己、严于待人。明仁宗朱高炽是公认的品德高尚、待人宽厚、为政勤勉的好皇帝。但是因为他登记之后换了几个侍女、小小的修缮了以下宫殿。被某文官说成:“所谓谨嗜欲者此也,所谓节民力者此也。”并且因为身体不好,连续几天没有上朝被某文官批判:“所谓勤政事者此也。”所以啊,皇帝也不好当,文官骂人不带脏字却字字诛心。偏偏皇帝还不能反驳,因为一旦反驳就是昏君,而谏言的大臣反而成了直臣,受天下人所尊敬。

朱瞻基也有一个小爱好:喜欢斗蝈蝈。虽然没有因为自己的爱好荒于政事,但却给了文臣们批判的突破口,被文官们批判了无数次,流传至今被称为“蟋蟀皇帝”。文官集团对明宣宗的批判越来越肆无忌惮。但是,为了维护自己采纳谏言的明君形象,明宣宗也只能默默忍受文臣们对自己的抨击。

兔子急了也会咬人。明宣宗想要找一个绝对听话的集团去制衡他们。谁最听话呢?宦官最听话。于是,明宣宗赋予了太监“批红”权。当然,明宣宗深知“批红”的重要性,虽然委托太监代笔,但也从未放松过对“批红”权的掌握。文官集团和太监集团两者权力相当,而文官集团再想要上奏批判皇帝就必须先过了太监这一关。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相权就是为了能够集中权力,明宣宗却又将集中的权力分给两个部门。我认为这个结果是必然会出现。

皇帝不是工作机器,他一个人并不能解决奏疏中的所有问题。所以,内阁的“票拟”权的出现是必然的。而拥有了“票拟”权的内阁势力越来越大,大到让皇帝所担心的时候,皇帝肯定会扶持另外的势力去制约内阁。朱瞻基选择的是自己最相信的宦官。所以,“票拟”和“批红”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结果。

如果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话,正是因为朱瞻基教导太监读书,并赋予他们代为“批红”的权利,导致了他的儿子明英宗朱祁镇遭遇“土木堡之变,大明也由此开始衰败。

上一篇 : 民间流传的周文王真的有百子吗 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记载
下一篇 : 明朝历史上明宣宗是明君吗 他在位时史称“仁宣之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