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战争和外部压力是内部变革的最大动力,但这个道理有时候似乎并不明显。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朝明明已经在战争中一败涂地,并且对英国割地赔款。稍后又被尾随而至的法国和美国,分别拿到了类似的利益。最终,连名义上做了清朝藩属几百年的葡萄牙人,都在澳门闹事。
面对这样尴尬而不利的局面,为什么清朝方面没有立即开展改革?而偏偏要到后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后,才慢慢起步呢?
从整鸦片战争的过程来看,清朝都是非常被动的。英军虽然只是殖民地级别的部队,还是依靠技术优势与海上机动优势,在沿海的各个局部形成了以多打少局面。清军在战前不是准备不多,仅仅林则徐在广东一个地方准备的军火就能在清朝历史上排的上号。如果再算上浙江、江苏沿海的加强防备,那么这场战争实际上清军一边打的非常卖力。但英军巨大的技术、战略和战术优势,让清军的总动员无法发挥作用。比如很多来自内地的部队,走了几个月才匆匆赶到战场上。但因为无法摸准英军下一次攻击方向,部队远道而来可能扑空,只能拆分部署。
这是清军失败的最大原因,但反过来也让清军产生了一种错觉:英军其实没有打败他的主力部队,只是利用海军优势在不断偷袭得手。
在当时的大部分人眼里 鸦片战争只是沿海水师与岸防部队的失败
这种错觉的另一个原因,是英军除了要求香港岛这个租借地和有限的赔款外,居然没有向大清多要一点土地和赔偿。这就让清朝上层都普遍觉得,损失是可以接受的,继续打下去反而是划不来的。既然损失其实非常有限,英军没有得寸进尺的意图,那么伤经动骨的改革就没有动力。以清朝当时的情况,统治者自己也明白,各种问题太多,问题持续时间太长。何况,改革本身需要足够的钱财支撑。但帝国本身雍正的机构与既得利益团体,都不允许朝廷有足够的余额来干这样的大事情。
由于缺乏改革动力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落后武装被保留了几十年
更深层次的原因,来自儒家世界对于历史经验的总结教训。自从宋朝有了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后,统治者就对中期大改非常排斥。就怕改革没完成,就被旧问题牵连,越弄越乱。保证自身稳定,胜于一切。
这就是清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没有进行改革的原因。也是因为这种错觉与必然,最终酿成了后来的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经历了几乎同时爆发的两次磨难后,清朝才终于意识到必须进行改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