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陵前的一块无字碑,引发了后世无数人的猜想。有的人认为,是武则天自己这样要求的,因为她不想用文字既定自己,是好是坏留给后人评说。而有的人却认为,武则天其实已想好刻什么,是李显故意没有刻字的。
那么这块引发了无数猜想的无字碑,究竟是武则天自己交代的,还是李显故意不刻字的呢?
要推测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的是,这块碑是什么时候立上去的。乾陵是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陵,李治驾崩后,武则天就立了两块碑,一块位于乾陵东面,一块位于乾陵西面。
而西面的这块是李治的,上面刻有五千多字的碑文,还是武则天亲自给丈夫写的。东面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了。这说明武则天从一开始,就准备了两块碑,并且开始为自己的身后事做打算。
或许有人会说,西面的碑可以确定是武则天,为了李治而立的,那也不能肯定,东面那块也是她立的。说不定是她死后,李显为她立的呢?
这种可能性不大,我们知道武则天当皇帝,曾引发了很多质疑。特别是李唐宗室,对她颇有意见。李显也是凭借神龙政变,才重新夺回皇位,对他来说,父亲李治才应该是正统。
而另一方面,武则天留有遗诏,要李显去除自己的帝号,以李治皇后的身份入葬。所以就算李显要为父母立碑,也应该将父亲李治的碑立在东面才对,没道理反而让母亲的碑立于东面。
不仅如此,无字碑上面还刻了很多龙,龙是天子的象征,就算李显要刻,也应该给母亲刻凤才对,毕竟她遗诏说了要去除帝号。既然是以皇后的身份入葬乾陵的,那么刻龙显然是不恰当的。
因此这块无字碑,很明显是武则天生前就已经立好了。同时,武则天已经想好了要刻什么字,为什么这样说呢?
陕西文物研究所的专家们,曾经对无字碑进行过仔细考察,他们发现在无字碑的阳面,画有很多小格子。每个格子长4厘米,宽5厘米,并且排列得整整齐齐,总格子数大约为3300个。
也就是说,武则天大概已经想好了,要在自己的碑文上刻什么字。既然已经想好了刻什么,并且格子都已经画好了,为什么最后碑上面却无字呢?
因为这时候“神龙政变”发生了,这件事发生得很突然,武则天也直接被赶下台来。失去权力的武则天,自然就没有能力继续为自己刻碑了,参与政变的张柬之等人,自然也不会认同她之前的功绩。
这时候的武则天,为了保证自己晚年的生活,以及武家子弟的将来,便主动降低身份,说要去除帝号。李显一听很是高兴,也就对母亲极其孝顺,同时也准许武三思等人参与朝政。不过这样一来,之前拟好的碑文,就不方便刻上去了。
神龙政变发生于神龙元年正月,而同年十一月,武则天就在上阳宫病逝了。武则天临终前,交代了李显很多事,比如省去自己的帝号,赦免王皇后、萧淑妃等等,那么她有提及刻碑文的事吗?
有人认为,武则天一定是临终前想通了,才交代李显不要刻字,自己的功过是非,就留给后人评说。
不过我认为不大可能,武则天是何等人物,她为了权力可以不择手段,又怎么会认为自己有过错。再说她让人在碑上面画好格子,很明显已经确定好碑文,而且这些碑文,一定是经过反复斟酌,才让武则天满意的,上面肯定将她精彩的一生都概括进去了,她没理由不让后世知道。
也有人认为,武则天是认为自己功劳太大,一块石碑也装不下,所以就让李显干脆别刻字了。
这一点也说不通,如果她认为自己功劳太大,从而一块碑装不下的话,那么她又何必早就将石碑准备好,并且在上面画好格子呢?由此可见,武则天一定会交代李显,要将碑文刻上去,而且最好一个字都不要改。
但这却给李显留下一个难题,怎么说呢?如果按照母亲的意思刻碑文,那么上面很多描述就不恰当了,特别是在武则天要求去除帝号后。可如果不按母亲的意思做,或者是重新拟写碑文,那就是违逆母亲遗愿了,这样做很不孝。
再者,如果李显照常刻上去,那么就是承认武则天的功绩,李唐宗室会不会同意呢?将来李显去了九泉之下,李家祖先会不会责骂他呢?相反如果更改碑文的话,就等于否认武则天的功绩,那么将来有没有颜面去见母亲呢?
想来想去,李显认为母亲是功是过,都不该由他来盖棺定论,所以干脆选择不刻字。这样武则天的功过是非,就留给后人评说了。于是,便有了今天的无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