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颜氏家训,家训一词的开创者,中国家庭教育的珍贵遗产

2020-05-29 颜氏家训 家训历史 曾国藩家训

中国古代家训,堪称是先人留下的为人处世宝典,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周公教育侄子成王,要言而有信,保持君王威严。首开帝王家训与仕宦家训的先河,把训诫子侄,提到帝王家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直到后来,以“耕读传家”为核心内容的家训蔚然成风之后,类似“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感悟,与耕读相关的建筑、匾额、石碑、家书、生活方式、家族传承方法一起,成为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刻的家训类型。

通行的理论认为:“耕读传家指的是既学做人,又学谋生。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

此定义解释了耕田与读书的意义,但未触及“传家”这个“耕读”的目标指向,忽略了这个词语的由来与提出者的根本目的,未在整体上、关键点上进行阐述。

因此,耕读传家的定义为:“耕读传家”指的是通过在大自然中劳作,并在劳作之余读书学习、创作研究、体悟安身立命为人处世之道,以此建立与传承良好家风,使家族基础扎实至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家族传承方法与文化现象,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终极目标的缩影与实现的路径。

据考古学考证,我国是稻作历史最悠久、水稻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由浙江河姆渡、湖南罗家角、河南贾湖出土的炭化稻谷证实,中国的稻作栽培至少已有七千年以上的历史,是世界栽培稻起源地之一,根据这些发现,表明了此时“耕”已产生。在中国,“读”则是夏代初期即公元前二千年左右,文字产生以后,距今四千年左右。

由于目前尚无边耕边读的“耕读”生活模式,产生于上述时期某一具体时间点的记录,因此,耕读产生的具体时期不可考,可以确定的是,在社会分工简单的四千年前的社会里,可以读取、辨识当时文字的人当中,必然会有较高比例的是先耕后读、亦耕亦读的人群。

距此二千五百年之后,开系统家训先河的《颜氏家训》,成书于隋代,提出“要当穑而食,桑麻而衣”,意为颜氏家族后代,应当参与耕作,所吃粮食,应来自收割得到的谷物,所穿衣裳,应来自亲手或指挥种植的桑麻等农作物。结合此句在《颜氏家训》中的语境与语意,这位颜氏先祖想要提醒与要求子孙后代,必须要做的事就是耕作。

家训的成型是以第一部标志性著作的面世、流传为标识,这部著作就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涵盖面广,体系完整的家训,同时,也是一部学术著作。其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强调教育体系应以儒学为核心,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对儒学、文学、历史、文字、民俗、社会、伦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入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作为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颜之推并无赫赫之功,也未列显官之位,却因一部《颜氏家训》而享千秋盛名,由此可见,其家训的影响深远。被南宋目录学家陈振孙,誉为"古今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这不仅表现在该书“质而明,详而要,平而不诡”的文章风格上,以及“兼论字画音训,并考正典故,品第文艺”的内容方面,而且,还表现在该书“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的现世精神上。因此,历代统治者、学者对该书推崇备至,视之为垂训子孙以及家庭教育的典范,被后世广为征引刊刻,历经千余年而不佚,可见《颜氏家训》影响之大。纵观历史,颜氏子孙在操守与才学方面都有惊世表现。仅以唐朝而言,像注解《汉书》的颜师古,书法人品为世楷模的颜真卿,凛然大节以身殉国的颜杲卿等人,都令人对颜家有不同凡响的深刻印象,更足证其祖所立家训之效用彰著。即使到了宋元两朝,颜氏族人也仍然入仕不断,令以后明清之人钦羡不已。

以下是该家训著作三个方面的重点内容:

其一,把读书做人作为家训的核心。颜之推把圣贤之书的主旨归纳为“诚孝、慎言、检迹”六字,认为读书问学的目的,是为了“开心明目,利于行耳”,“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他认为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读书学习,“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其二,选择正确的人生偶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选择怎样的偶像,就会有怎样的人生。北齐时,一些人教孩子学鲜卑语、弹琵琶,希冀通过服侍鲜卑公卿来获取富贵。颜之推对此非常不屑,认为这样会迷失人生方向,即使能到卿相之位,亦不可为之。他要求子女“慕贤”,将大贤大德之人作为自己的人生偶像,并且“心醉魂迷”地向慕与仿效他们,在他们的影响下成长。

其三,确立家庭教育的各项准则。家长要成为子女的楷模:“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要在践行“箕帚匕箸,咳唾唯诺,执烛沃盥”等细小的生活礼仪中树立“士大夫风操”。持家要“去奢”“行俭”“不吝”。在婚姻问题上,做到“勿贪势家”,反对“贪荣求利”。务实求真,不求虚名,摒弃“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的行为,“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

《颜氏家训》之后,家训一词开始正式使用,家训之说盛行。尽管此前大量的家诫、家范与诫子书等文体,也是标准的家训文献;此后,司马光的《家范》、李世民的《帝范》等,虽然不是以家训为名,却都是标准的家训作品,甚至像成册成卷的家书、家信,只要有教育意义,也一概被称之为家训。

《颜氏家训》对后世的重要影响,主要是在宋代以后,宋代朱熹之《小学》,清代陈宏谋之《养正遗规》,都曾取材于《颜氏家训》。不唯朱陈二人,唐代以后出现的大多数家训,包括清代曾国藩的家训,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颜氏家训》的影响。


上一篇 : 刘邦如何巧胜项羽?君子动口不动手
下一篇 : 千古一帝秦始皇,聪明一世,为何反被赵高蒙了眼?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