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战国人才公孙衍为什么反秦?他反秦后才有一纵一横的故事

2020-08-05 战国 公孙衍为何如此恨秦国 公孙衍为什么反秦

秦惠文王五年,公孙衍离间齐魏联盟,拖延了魏军救援齐军的行动,间接导致齐魏联盟第一次中原争霸战争的失败。公孙衍因功升任秦国大良造,执掌秦国军政大权。

秦惠文王六年,魏国割让公孙衍家乡阴晋,以此讨好公孙衍,意欲稳定秦魏关系。

秦惠文王七年,犀首率兵驻扎河西,与魏将龙贾对峙。

秦惠文王八年,犀首在河西围歼魏军,擒龙贾,斩首八万,为秦国夺回百年失地。

秦惠文王九年,率领秦军一万精兵,战车百乘,助魏攻楚,战胜,魏割上洛酬谢秦国。

秦惠文王十年,离秦。

犯罪经过:秦惠文王十年,收受魏国贿赂后,修改国策,即放弃东出攻魏、称霸中原,而是向西进攻义渠、称霸西戎。

战国人才公孙衍为什么反秦?

犯罪动机难以成立

但凡犯受贿罪,一定会考虑性价比,公孙衍作为秦国军政一把手,有必要贪图魏国的一点财物吗?在白色收入和黑色收入之间还存在着灰色地带,公孙衍如果想为自己创收,依靠广阔的灰色地带就够了,根本就没要必要触犯严苛的秦法,去拿魏国的这笔黑钱。

就算公孙衍真顺手牵羊收了魏国的孝敬,也不一定为魏国办事儿,上文提到的秦惠文王六年,魏国将公孙衍的家乡赠送给秦国,向公孙衍示好。可公孙衍在次年照样领兵在河西与魏军对峙,礼虽然收了,但一点儿面子都没给魏国。

国策变更和收受贿赂毫无关系

国策变更和收受贿赂其实是两个孤立的事件,将两者强行联系起来并不合理。秦国的国策变更是出于秦国的需求,不论此时谁担任大良造,都会这样做。

秦献公与魏国死磕沙场殒命,秦孝公赌上国运支持商鞅变法,秦惠文王不遗余力的对付齐魏联盟,都是奔着收复河西,洗刷秦国百年国耻这个目标去的。

可在秦惠文王八年,秦国打赢了第五次河西之战,收复了河西,三代国君奋斗一甲子,到此刻目标实现。秦国这辆战车,突然间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身为军政一把手的公孙衍此时必须站出来为秦国指明一个新的方向。

所以变更国策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必须做的一件事情,与其它事情无关。

可仍有人会说:放弃东出打击魏国,选择向西进攻义渠,这是一件对魏国有利而对秦国无利的决定,这足以说明公孙衍的用心不纯!事实真是如此吗?

向西进攻义渠,并不是卖国行为

东出函谷还是西戎争霸,这道选择题,在秦国历史上不只出现过一次。

最为人知的就是身为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秦穆公面对一个统一且实力强劲的晋国,东出争霸的国策屡次遭到挫败,不得已才向西发展,最终“并国二十,遂霸西戎”。这极大的拓展了秦国的战略纵深,增强了秦国国力。

如果按照公孙衍所说,吞并义渠,那秦国的国土面积会拓展三分之一,综合国力会大幅度上升。积蓄国力,等待时机,这是公孙衍为秦国开的一副“固本培元”的药,并不能说公孙衍卖国。

面对同样的形式,公孙衍的竞争对手张仪开出的是另一幅药,按照张仪做相国后所实施的政策来看,张仪主张秦国应该抓住魏国衰弱的时机,展开连横战,积极的向东扩展。张仪提出的国策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对秦国的崛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是否能说明张仪的国策更加高明呢?未必!

在秦惠文王执政末期,秦将司马错和相国张仪在朝堂上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辩,争辩的内容是出兵伐韩还是南下灭蜀,张仪主张东出伐韩,席卷韩国和周王畿,司马错主张抛开中原事务,全力灭蜀。

最终秦惠文王听取了司马错的建议,南下灭蜀。蜀国跟义渠一样是蛮夷国家,吞并之后既能增强国力,又不会引起列国恐慌。相反,伐韩吞周固然能令天下震动,但容易招致列国合纵,打下的土地不一定能守住。

这说明秦惠文王在晚年时,对张仪东出冒进的国策有了一定的警惕,开始重新思考当年公孙衍的战略。因此向西发展的国策,并非卖国,而是着眼于秦国的长远利益。那全心全意为秦国服务的公孙衍,为什么会被罢相呢?

公孙衍势力基本盘的倒戈

如果我们列一下秦孝公、秦惠文王所任命的相国籍贯,就会惊奇的发现,商鞅、公孙衍、张仪竟然都是魏国人!这并不是巧合,而是秦国内部有着一股政治力量,可以称之为魏党,这三位实权人物都是魏党的党魁。

魏党形成可以上溯到秦献公时期。秦献公年轻时流亡魏国,归秦继位时带回一大批魏国亲信,这些人构成了第一代魏党。秦孝公时不断从魏国引进人才,魏党势力逐步扩大,魏党中人与魏国贵族、官僚等人有着姻亲、好友、同门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与后世蒋介石政府中的亲日派、亲美派等投降派不同,魏党势力并不代表亲魏势力。正相反,魏党更希望的是秦魏之间不断爆发冲突。一旦秦魏冲突,他们这些与魏国联系密切的人就能在外交上发挥重大作用,秦王就必须拉拢他们、倚重他们,高官厚禄也会接踵而至。

因此,公孙衍提出放弃东出的国策损害了魏党的利益,魏党转而去支持张仪,公孙衍则被魏党视为本阶级的背叛者。

虽然魏党与公孙衍反目,可罢相这种重大决策必须秦惠文王发话,为什么秦惠文王也不支持公孙衍了呢?

秦惠文王为什么选择了张仪

就个人能力而言,张仪比不上公孙衍。公孙衍不仅有着出色的外交能力,而且是一位精通兵法的统帅,张仪每次出兵,都只是名义上的统帅,并不亲自指挥。

论亲疏,公孙衍在秦国工作多年,而张仪是秦惠文王九年才到秦国,尚且属于“外人”的范畴。

论功绩,公孙衍率军收复河西,张仪虽然对于取上洛地有功劳,但只是谋划之功,仗还是公孙衍打的。

那秦惠文王为什么选择了支持张仪,而不支持公孙衍呢?这就要牵扯到秦廷内部的改革派和保守派之争。

秦惠文王上台初年,改革派领袖商鞅权势滔天,严重影响国君地位。因此秦惠文王利用保守派跟商鞅的仇怨,车裂了商鞅,压制改革派的势力,魏党是改革派的中坚力量,也因此受到打压。

秦惠文王亲政后第三年,公开支持商鞅的新法,将公孙衍扶上大良造宝座,团结改革派打压保守派,魏党势力复苏。

因此魏党及其它改革派,构成了秦惠文王势力的基本盘。这些改革派的成员大都出自中原国家,秦国东出争霸最符合他们的利益。秦惠文王如果选择公孙衍的国策,那他的国君位子就坐不稳,秦国就会面临内乱的风险。

更何况,在战国那个大争之世,哪位君主没有中原争霸的野心?在秦惠文王的潜意识里,张仪为他规划的“连横称王”的目标已经深深的吸引了他。

因此,秦惠文王半推半就的选择了张仪。

结论:

公孙衍被驱逐出秦国另有原因,受贿通敌的证据不足,无罪!

公孙衍作为一位“职业经理人”,他不顾自己的利益,毅然提出对服务对象最有利的主张,哪怕与昔日的同僚好友反目,也在所不惜,他尽到了自己的职责。

公孙衍离秦后,大概为了证明张仪东出策略是行不通的,因此亲自组织列国合纵,终身与秦国敌对。这就有了后来张仪和公孙衍一横一纵,以天下为棋盘,以诸侯为棋子,纵横捭阖的精彩故事。

上一篇 : 公孙衍为什么反秦?除了报复我也想不出其他原因了
下一篇 : 魏国人公孙衍为何如此恨秦国?他其实之前在秦国当过官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