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杨家将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 民间流传的杨家将故事都是假的

2020-08-19 杨家将历史 杨家将历史真相 宋朝

杨家将的故事流传很广,家喻户晓。提到杨家将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杨业,他是杨家将的第一代。

杨家将是北宋初年著名的军事家族,其保家卫国故事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于天下,故事主要描绘的是杨业、杨延昭等人保家卫国的事迹。五代时,北汉的麟州刺史杨信有子杨崇贵,后更名杨业,曾任北汉建雄军节度使,归宋后,成为抗辽名将,人称“杨无敌”。杨业娶德州折氏为妻,生七子,为延朗、延浦、延顺、延玉、延环、延贵、延彬。杨业同四子杨延玉战死疆场,长子杨延朗(后改名杨延昭)名扬沙场,辽兵惧其勇猛,呼其为“南斗六星杨延朗”,久而久之在民间演化为“杨六郎”。

而历史上的真实杨业与杨家将故事中的杨业不尽相同。

杨业本名叫杨崇贵,其父杨信是麟州的土豪,趁五代混乱的时候,占据麟州,自称刺史,由于时局的动荡,先后归附过后汉、后周。大约是在杨信归附后汉的时候,为了结交当时任河东节度使的刘崇,派少年的杨崇贵到太原。后来杨信投靠了后周,杨崇贵留在了太原。杨信死后,其子杨崇勋(杨业的弟弟)继任刺史,又以麟州归附了北汉刘崇。其后杨崇勋又归附了后周。虽然有这样的反复,但是由于处于五代那个混乱特殊的年代,杨崇贵在太原的生活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年少英武的杨崇贵很受刘崇的看重,他以杨重贵为养孙,改名为刘继业。刘继业先担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著称,以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

历史上确实有杨家将,只是,民间流传的种种杨家将的传奇故事,十有八九都是虚构。

杨家将的故事主要有子孙五代多个系列。第一个系列是将杨家老令公杨业如何归顺宋朝,如何赤胆忠心保卫宋朝,大战辽军,却被奸臣潘仁美所害的故事。第二个系列是说杨业死后,辽国入侵,此时杨家后人杨六郎、杨宗保、杨文广三代继承先祖遗志,抛下个人恩怨,继续为国效命的故事。第三个系列是说杨家的男人几乎都死光了,于是佘太君、穆桂英等等继承丈夫遗志继续战斗,女人挂帅出征的故事。杨家一门忠烈,甚至连丫鬟杨排风等等也骁勇善战,忠心耿耿,为国战斗。

另外,还有个重要的事情就是杨业之死。戏曲中杨业为潘美所害。实则,正史中杨业和潘美关系不错,一起合作抵抗辽军。真正害死杨老令公的人是王侁。王侁是个小人,嫉妒杨业的威名功绩,所以在攻打辽军时擅自撤军,造成老令公孤军被俘,最后绝食三天而死。不过由于王侁官职太小,不足以突出杨家,所以在杨家将的传说中潘美很倒霉地摊上了这件事。历史本就这样,在滚滚红尘中渐行渐远。即使其间是非曲直一时不能明辨,但时间总会告诉世人,是英雄豪杰的总会被历史铭记,而奸诈肖小之辈的总会被世人所唾弃。

杨业力争不果,只能冒险出击,他和潘美做了约定,让潘美在要道陈家谷部署步兵强弩接应。杨业知道此行很难取胜,潘美在陈家谷设伏接应,还有成功撤退的希望。杨业出击以后,王冼等人很久没有消息,以为辽军已经败退,为了争功,率领部队出击,前进不久,得到了杨业败退的消息,又慌忙撤退了。杨业力战尽日,转战到陈家谷,没有看到接应的人马,非常悲愤,再率领部下力战。杨业身受几十处伤,左右殆尽,仍手刃敌军数十百人,杨业筋疲力尽,战马又受了重伤,最后为辽军生擒。杨业的之子杨延玉,以及部将王贵、贺怀浦全都力战而死。杨业被擒不屈,绝食三日而死。

后人进行了哪些艺术加工

杨继业杨业原名杨重贵,后被北汉主赐名为刘继业,归宋后恢复原姓杨继业。杨业领八千火山军挂帅扫北,掌中一口九环金锋定宋刀,横扫雁门,威震北国。杨继业每临阵前必举红令字旗为号,军中习称为“金刀令公杨无敌”。令公领兵直攻到辽国都城幽州,逼得辽主天庆梁王耶律尚纳降称臣,从此宋辽两国便以白沟为界南北分疆,暂止兵戈。杨继业因功授爵火山王,位列开国九王之一。一门七子官封五侯,赐金水河畔清风无佞府,府门头造一座八宝重檐滴水天波楼,楼上供奉着当年太祖爷的玉带和御批金书铁券,铁券记杨门救驾有功,可免杨门子弟九死之罪;又在府前设石碑玉坊,着令满朝文武百官至此必须下马通过。从此天波杨府在东京汴梁城名重誉满。但最后杨继业被困两狼山,盼兵不到,率兵突围未果,绝望与饥渴交加,至苏武庙李陵碑前,碰碑而死。

佘赛花佘赛花屡次出现在各评书中,寿约七十多岁,是杨继业之妻,且掌中一口九环泽州大花刀,又被称为“金刀令婆佘太君”。她追随丈夫为国征战几十年,每临阵前上阵必打白色令字军旗。其夫及七子二孙(二孙指杨宗英和杨宗勉)皆为国捐躯。太祖皇帝封太君为归命无佞侯、一品诰命夫人,位列五老阴侯之辅。佘赛花有一根御赐九龙监国锡杖,上打昏君,下打谗臣,宝杖龙头上镌刻着八个字是“虽无銮驾,如朕亲临”,平时只要手里有这根宝杖,上殿不用给皇上施礼,下殿也不用辞王,只要拿宝杖点三点就得了。虽屡受奸臣排挤、打击,但当西夏入侵宋境之时,她深明大义,以百岁高龄亲自挂帅,以寡妇征西,体现杨家将忠烈报国的精神。

七郎八虎杨家将的正史、戏曲与小说,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杨业七子的名字和结局都有不同。按照作品年份,人物由大到小的排列为:《宋史》:延朗(后改名延昭)、延浦、延训、延玉、延环、延贵、延彬。《北宋志传》(《杨家将传》)和《飞龙全传》:渊平(延平)、延定、延辉、延朗、延德、延昭、延嗣。《杨家府演义》:渊平、延广、延庆、延朗、延德、延昭(因犯武功郡王赵德昭之名讳,改名杨景)、延嗣。


上一篇 : 当时的隋炀帝是昏君吗 其实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下一篇 : 历史上的杨家将存在哪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杨家将为何如此受欢迎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