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八王之乱”完完全全就是司马家族的家事,却害的天下百姓民不聊生

2020-07-11 “八王之乱”是司马家族的家事 “八王之乱”害的天下百姓民不聊生

西晋初年也是西晋末年(西晋国祚51年,前14年东吴和蜀汉等割据政权还在),中国发生了一次历时动荡16年的混乱。西晋帝国遭遇毁灭性打击,北方士族南渡建康(今南京),中国从此跨入大分裂时代,这一分裂就是273年。南方先是东晋后南朝,北方先是五胡十六国后北朝。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那场历时16年的大动荡,史称“八王之乱”。统称八王之乱,实际参与其中的西晋王爷有十余位,比较重要的有八位:司马乂、司马越、司马颖、司马玮、司马亮、司马伦、司马颙、司马冏。这场动荡天下的八王之乱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就是司马家家事,但皇家之事从无小事,即使大家都说“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司马家得国不正是举世公认,许多人说曹魏也是欺负孤儿寡母得国不正,但人家好歹打下天下,保留汉室最后一点尊严;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三父子则不然,明明白白地权谋篡国,大力提倡“以孝治国”,根本不敢提“忠”。有谁更比司马家更不忠吗?司马篡魏,是占着曹魏宗室无能,藩王不足为虑才被司马家抓住机会。

曹魏加强中央集权的办法,却留下一大隐患——中央王室有难,地方藩王束手无策。以史为鉴,当司马炎夺得天下后,大肆分封诸侯王,将司马家几十位兄弟子侄分封为地方实权藩王。司马炎想的是:再不济这天下也不会给外姓人夺去,只要还是司马家的人做皇帝就行。因此西晋朝廷不仅没有抑制藩王,反而助长其声威权势。

西晋帝国诸侯王们权力很大,较后世唐朝后期的藩镇节度使有过之而无不及,军队权、财政权和人事权都较为独立。例如财政权,封国内的所有财赋收入三分之一留给封国诸侯王;人事权,除核心职位外全由封国诸侯王安排人选。这是西晋帝国的政治特点,强宗室而弱外臣,富藩国而穷中央。这是八王之乱的背景。

晋武帝司马炎有些才能,生育能力也不错,除八位夭折未封王的子嗣外,还有十八位封王称帝的儿子。晋惠帝司马衷排名第二,母亲是武元皇后。司马衷历史出名和当时出名的“痴呆儿”,其父司马炎却执意要让他为太子,时年九岁,并为司马衷安排了一位貌丑善妒的妻子贾南风为太子妃。说实话,这让人很难理解,司马炎为何要这样安排身后事,将帝国置于如此危险的境地。经过细细琢磨,司马炎这样做的信心和勇气有三:一是司马炎认为天下初定,没什么动摇国本的大事发生,不需要什么大才能大智慧的接班人,现在求的是稳定;二是司马家藩王势大,西晋不可能被外姓人篡夺,况且他们还相互制衡不敢随意生乱;三是司马衷是傻子,其妻子可不是善茬,司马炎是了解的。

司马炎安排身后事,给司马衷安排两位辅政大臣,一是自己老丈人杨骏(外戚),二是自己四叔司马亮(宗室元老)。司马炎驾崩,司马衷即位,小杨后(杨骏女儿)篡改遗诏,让自己父亲杨骏独自执政,把代表宗室势力的司马亮排除在外。众诸侯王心里自然不满意,后来作为皇后的贾南风又跑出来兴风作浪,更加挑动着他们的神经。

300年4月,经过三次政变的西晋中央,痴傻皇帝司马衷彻底变为“孤家寡人”,太后、太子、皇后、外戚、能臣等尽丧,宗室势力权倾朝野。前面只是开胃菜,后面才是真刀真枪地干,诸王内战,一轮又一轮地倾轧。最后的最后,胡人们也参与到司马家内战,天下彻底乱了套。

这一切的起源就在司马家立储上,司马家的家事,演变为动乱百年的天下事。

上一篇 : 想了解“八王之乱”,只需要看这五个阶段就够了
下一篇 : 晏殊的词《 浣溪沙》赏析,晏殊不一样的炫富方式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