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都流传关羽大意失荆州,这种说法多少是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是关羽轻敌排兵布阵不利,导致荆州丢失。
关羽(?—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雅号“美髯公”。早年跟随刘备颠沛流离,辗转各地,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因而虽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关羽仍然借机离开曹操,去追随刘备。赤壁之战后,关羽助刘备、周瑜攻打曹仁所驻守的南郡,而后刘备势力逐渐壮大,关羽则长期镇守荆州。
其实关羽是一个很谨慎的人,用兵也很得法,不然刘备就不会要他守荆州了。那么关羽失荆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
1.关羽的兵力较少
关羽失荆州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兵力不够。赤壁之战后,刘备以借荆州的名义占了荆州,派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驻守荆州,刘备和庞统带领一部分兵力去夺西川。
可是庞统被西川军射杀身亡,诸葛亮和张飞,赵云等人立马又带领一部分兵力,去支援刘备夺取西川。只留关羽守护荆州,但剩下兵力已经不多,大概三万人。
公元219年,曹操以江南为诱饵,破坏孙刘两家的联盟关系。曹操和孙权商量好了,孙权从背后袭击关羽,而曹操派军从正面攻打关羽。
关羽准备与魏吴联军作战
因为魏吴联军同时进攻,使得荆州腹背受敌,终因寡不敌众,关羽才败走麦城,直至被俘,最后在临沮(湖北襄樊南漳县)被潘璋的部队杀害了。可惜,一代武圣就这样含恨而终。
试想,关羽只有区区三万人,如何敌过庞大的魏吴联军?所谓双拳难敌四腿,关羽孤军奋战,无法守住荆州也在情理之中。
2.蜀国内部问题
关羽败走麦城,不仅仅是因为兵力不够,还有蜀国内部不团结的原因。当东吴派军偷袭荆州时,江陵守将糜芳和公安守将傅士仁,因为与关羽闹矛盾不战而降了,这也加速了荆州之战的失败。
在关羽被围困襄樊时,刘备要刘封和孟达救援关羽,但这二人都没有去救援。这些事情都反映了,当时蜀国内部的矛盾很多也很严重。
在生死存亡之际,蜀军内部居然出现倒戈现象,说明了蜀国内部是不团结的。俗话说:“团结力量大”,然而蜀军将领不听从调遣,彼此之间不相互支持配合,是导致关羽失去荆州的主要原因。
3.关羽的傲慢
前面我们分析了关羽失荆州的原因,那么有一个问题,就是蜀国为什么会内部不团结?关羽自己是有一定责任的。
比如,糜芳和傅士仁为什么会不战而降?因为他们和关羽有矛盾。那这个矛盾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与关羽的性格有关。
关羽的性格很傲慢,看不起其他人,因此得罪了很多人,其中就包括糜芳和傅士仁。
在关羽攻打襄樊时,要求糜芳和傅士仁供给军需物资,他们无故拖延,没有完成任务。关羽非常生气,表示打完仗后要收拾他们,使得他们十分害怕。
原本他们两人就对关羽的清高,多有怨言,加之担心被关羽惩罚,所以当东吴军袭击荆州时,这两人就相继投降了东吴,使得关羽十分被动。
除了内部关系处理不好,关羽与东吴的关系也没处理好。当初,孙权派使者去见关羽,想和关羽结成儿女亲家,关羽不同意就罢了,关键他还辱骂东吴使者,孙权得知消息后,怒火中烧。
孙刘两家的关系也因此开始恶化,这使得曹操有机可乘,拉拢孙权一起攻打关羽。关羽的这种傲慢性格,导致了内部不团结,也破坏了外部的联盟,使自己被孤立。
因而,当出现重大问题和困难时,就没有人愿意帮助他了,甚至出现众叛亲离的局面。所以关羽失荆州,他自己也是有责任的。
从关羽失荆州这件事情来看,是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了一个大问题。关羽因前后顾暇不及,导致兵败被杀。
这件历史事件也给我们一些警示:一个人要从小培养高情商,要懂得谦和待人。不能因为自己能力强,就瞧不起能力比自己差的人,更不要轻易得罪人。要知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团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样遇事时,才会有人愿意帮你。而且我们还要注意,对待外人和对待家人的态度都要温和,不能因为对方是自己家人就放松要求,直言伤人,否则就会重蹈覆辙关羽的覆辙。
一代豪杰关羽,雄烈过人,勇冠三军。然而因为清高自负而造成终身遗恨,实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