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三国演义》,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条亮五事”改编的一段故事。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运用此计成功的例子,如张守圭守瓜州等。
《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二计-空城计,指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它是根据我国古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空城计”三国中的最精彩计谋,他发生在马谡自大失掉街亭之后,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御敌,只能大开城门使用此下策。
在书中,诸葛亮一袭黑衣,身后站着两个童子,面对来势汹汹的司马懿大军,坐立城门楼平定自若的抚琴高歌,只留几个老弱病残的并用打扫大开的城门,颇有一副看天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气概。相比较诸葛亮,司马懿生性多疑面对空无一人的西城以为有诈就赶紧撤兵。但凡读过《三国演义》的读者都认为司马懿胆小怕事,太过于谨慎。也因此司马懿一直被后人嘲笑至今,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当时的司马懿手握大军,面对空城司马懿完成可以派小部队先进行侦查,而后在根据虚实进行攻城,再不济当时的司马懿也可以派兵围住城池,生生的消耗死诸葛亮。司马懿能够成为曹操的谋士,本身的智慧毋庸置疑,也就是说不管明暗司马懿完完全全都可以攻克掉西城,但他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哪?
司马懿之所以不攻城并不是因为的甚微胆小而是因为他是真正具有大智慧的人,以当时的情况来说如果司马懿真的攻城那么诸葛亮必然会身死。而一旦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对曹操来说就没有了太大的用处。对于司马懿,曹操一直戒心很大,虽然身为曹操的参谋,但司马懿从来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踏入过曹操的核心区域。曹操认为司马懿有着很大的野心,之所以现在会用他是因为他现在还有利用价值,一旦没有任何价值,相信曹操必定会亲手杀死他。
“狡兔死,走狗烹;鸟兽尽,良弓藏;敌国破,功臣亡”,司马懿作为一个谋士,肯定会猜透曹操的心思,因此他这西城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杀死诸葛亮的。当然诸葛亮也明白这一点,因此两人十分默契的共同演出了这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