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道光皇帝在整个清朝该如何去定位他?时代的潮流是不可抗拒的

2020-07-10 在整个清朝该如何去定位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 清朝

道光朝(1821—1850年)是满清人关以后的第六个朝代,就延续时间而论,在有清一代的历史上仪次于康照、乾降和后来的光绪朝。众所周知,此间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和清王朝的衰落期,危机四伏,各种矛盾十分尖锐。但是,若仅从表面上看,此时田野炊烟袅袅,道路商旅络绎,城镇星罗棋布,如非饥荒年景,人民生活大体还过得去。在庙堂之上,道光帝依仗祖先的余荫,威风不减地隐坐金鸾宝殿,比起杀人无数的太祖,太宗时代和骨肉反目、斗争险恶的顺康雍诸朝,道光朝不乏父慈子孝,君唱臣合的“祥和”一面。假如没有鸦片战争爆发,仅按中国古代社会的标准而论,道光朝虽无法与康乾盛世同日而语,但基本上也还说得过去。总之,这些因素本来注定了道光朝应该是个较为平和,没有什么特色,不会给人留下太多印象的历史时期。然而,偏偏是这个平庸的王朝却遭遇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鸦片战争,于是,道光朝便成了中国历史的“分水岭”,开为后人耳熟能详。

之所以认为道光朝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因为首先在清朝历史上,已经千疮百孔的“盛世”画皮终于在此时被彻底揭去,清王朝无可奈何地向深渊坠落。其次,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受鸦片战争的影响,历史进程发生了剧烈的转折,由“古代”进入了“近代”,中国结束了”数百年的闭关锁国,开始向世界开放,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激烈变革的时代。可见,道光朝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是中国百余年激荡变革的起点。此间,在诸多方面出现了新的特点。

如果从政治角度来看,可以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分界线,将道光朝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此前,是道光帝力图有所作为,以重现盛世辉煌的时期;此后,则是苟安姑息,得过且过的时期。

道光朝的主人——道光帝 (爱新觉罗,旻宁)不是昏君,也不是明主。这样的皇帝本来很容易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湮灭无闻,但道光帝不然,作为鸦片战争的头号当事人,他是历史研究者们无法回避并屡屡提及的人物。

在鸦片战争前的20年间,是道光帝勤政图治但鲜有作为的时期。他克勤克位,力戒浮华,召见臣工,批答泰章,日以继夜,几十年如一日;凡遇贪官污吏,均能严惩不贷,延臣疏谏,大多能够接受,统治期间,也曾勘定西陲,维护统一,并严禁鸦片流毒,尽管其效不甚显著,也应予以充分的肯定。

道光二十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堪称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中国懵懂地败于陌生的对手,从此开始了苦难的历程,同时,道光帝勤政图治的时期也随之画上了句号,进入暮年的道光帝开始苟安。

平心而论,鸦片战争的惨收并不应都归咎于道光帝。西方殖民者横行海外200余年,中外力量对比此消被长,相差悬殊亦非-一日, 而中国统治者对此一无察觉,大清朝的圣祖,高宗均不能辞其咎。但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当中国历史进人新时代之时,道光帝对统治政策有所调整吗?有振作的表现和改弦更张愿望吗?

今天看来,《中英南京条约》的签定,并不是一件大事的结束,而是一个大变局的开始。对此,当时士大夫中也有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但道光帝的认织则恰恰与之相反。当他听到英军撤出长江的消息后,立即下诏命令沿海各省裁减军备,以节军费,此后,有大臣提出制造军舰,火器的建议,道光帝也没有表示过支持。

鸦片战争后,中国不得不与许多原本十分陌生的国家相处。在这种情况下,据说社会上一度是“儿谈海国婢谈兵”(魏源:《震游后》,见《近代诗一百首》,第4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此语多少有些夸张,但了解西方确实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而道光帝除了在鸭片战争中曾经打听过“究竟该国周围地方几许?”“英吉利至中国回疆各部有无旱路可通?”外,此后再没有表现出任何了解世界的欲望。鸦片战争历时两年多,耗费3000余万,签定了史无前例的丧权辱国条约,这巨大的代价使道光帝获得了什么教训呢?战争结束后,他把几乎所有主张抵抗的大臣和主张妥协的大臣都送上了刑部大堂,处以严厉的刑罚,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臣子,认为自己最大的教训就是用人不当。道光二十二年的秋天,他在召见军机大臣时,“谕及英夷,辄以用人不明,探自悔恨,至于握拳捶心”(《李星阮日记》上册,第432页)。可见,他没有认识到时代的不同,制度、技术上的差距,使用的还是古代的思维方式。

在鸦片战争后,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的主张,规划了具体的学习和引进西方技术的方案,该书曾统为日本人所翻译刻印,并对明治维新有所影响,但在鸦片战后的十余年间,未在中国产生明显的影响。

当时统治者从上到下的麻术状态反映到整个社会上,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 “和议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房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语之禁”(《鸦片战争》(丛刊),第5册,第529页)。总之,经过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向一个陌生的世界开放。道光帝无法继续施行闭关政策,却在头脑中坚持着闭关思想,依旧坚定地按照祖宗的法则去治理新时代的中国,其结果就不问可知了。总之,在鸦片战争之后,当中国历史进人新时代之时,道光帝没有对统治政策做任何调整,凡所举措,均未超过鸦片战前水平。我们看不到他从鸦片战争中获得了什么启示,看不到他有任何振作的表现和改弦更张的打算。这哪里是什么“守成”,简直就是苟安!

总之,至19世纪前期的道光朝,乾隆盛世的表象正迅速地褪去,种种弊端日渐暴露,再加上鸦片战争的打击,终于无可奈何地走上了沦亡之路。道光帝继承其父嘉庆帝遗志,以重现盛世辉惶为目的,进行了20年的拨乱反正的努力,但积重难返。不但未达目的,反而在鸦片战后割地赔款,向半殖民地的深渊沉沦,无可奈何的道光帝转而苟安。一个王朝的衰败有其自身发展的周期性规律,时代的潮流更是不可抗拒,某个王朝的命运绝不是个人的能力、意志可以改变的。在道光朝早已付诸历史长河滚滚东流的今天,比讴歌或谴责更加重要的是对历史规律的认识。

上一篇 : 忽必烈对元朝的贡献不可磨灭,但是他在晚年却犯了政治性的错误
下一篇 : 未避免挨道光皇帝的骂,朝廷里大家集体磨洋工,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