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未避免挨道光皇帝的骂,朝廷里大家集体磨洋工,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2020-07-10 道光皇帝 道光

中国历代王朝,“文武双全”的皇帝都不少,野史里英姿飒爽的桥段也很多。今天不妨说个“文武双全”到叫人哭笑不得的皇帝:清朝道光皇帝旻宁。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里大败亏输,颤巍巍签下丧权辱国《南京条约》,亲手揭开中国近代落后挨打一页的道光皇帝,影视剧里常是一幅悲催模样,除了艰苦朴素基本找不到亮点。这样的人还“文武双全”?看看史料就知道,那是相当的文武双全。

首先说“文”,做皇子时的旻宁,就以勤奋好学著称。以《南亭笔记》记载,登基后的道光皇帝,还给大臣自夸“内府群书朕已遍览”。文化贡献也不含糊,清朝的《康熙字典》,就是由他亲自主持查漏补缺,狠狠纠正了其中20多卷错漏,才叫这部文化宝典焕然一新,至今方便国人教育生活。如此文化贡献,堪称大师级别。

但这位“大师级”皇帝的满腹经纶,也经常用在批奏折里,为了树立强大威信,每当一份奏折拿到手,道光皇帝都先不管奏折里说啥,抄起笔就一个字一个字批改,把奏折里所有的句式语法错误乃至错字,一个个全挑出来。借着这由头把上奏折大臣骂得狗血淋头。每到这时,得意掉书袋的道光皇帝,常是一派大师风范。

日久天长,满朝文武都长了心眼,上奏折就讲究四平八稳,云山雾罩扯一大通,就是半点实在事不讲。为免挨道光皇帝骂,官员们各个欺上瞒下,只求把这“大师”皇帝哄高兴。如此荒唐景象,恰如当时名臣曾国藩的吐槽:九卿无一人陈时政之得失,司道无一折言地方之利病,相率缄默。大家集体磨洋工,“磨”得大清朝近乎歇菜。

这哭笑不得的磨洋工场面,细论起来,确是道光帝“太有文化”惹的祸。

但能和道光帝这“文才”比“哭笑不得”的,却当属道光皇帝那一身强大武功。

论起来,道光皇帝旻宁当年能从众多阿哥里脱颖而出,早早站稳了皇位继承人的角色,与其说靠了多年老实巴交习文,不如说靠了危难时刻显身手的好武艺。嘉庆年间“天理教之乱”时,天理教纠集高手夜袭皇宫,眼看毫无防备的皇城,就要在一群叛军的突击下瞬间沦陷。却是临危不乱的旻宁手持火枪,黑夜里弹无虚发,子弹打光了就换弹弓,硬是单枪匹马把天理教头脑们团灭,这才有惊无险守住皇城,救了大清朝一命。

就凭这一身堪比沙场狙击手的硬功夫,旻宁哪怕后来不坐皇位,改去浪迹江湖,也妥妥能打拼成一方豪侠,没准还是能被写进武侠小说的风流角色。

而且千万别误会,武艺高强的道光皇帝旻宁,也绝非有勇无谋之徒。他登基后的西域“张格尔叛乱”里,远在北京城的旻宁,几乎天天盯着地图看,一拍脑袋就写作战计划,几乎是手把手指挥,步步把叛军的动向算计在内,“遥控”着清军摧枯拉朽打赢平叛战争。单以排兵布阵的本事说,即使放在清代三个世纪的各位皇帝里,旻宁的军事水平,也绝对有资格排进前几名!

但问题是,一身武艺的道光皇帝旻宁,谋略水平固然强,管理能力却是弱。在他的几十年励精图治下,大清军队却是越治越腐,就连基本的铸炮造枪,工艺都退化严重。前线士兵用的鸟枪,竟有一百年都没换过的奇特事。沿海好些要塞炮台守军,宁可把明朝留下的老火炮搬出来,也打死不用道光年间新铸的“先进火炮”——道光年间武器偷工减料严重,新火炮炸膛都是常事,简直是用生命来开炮。

正是这被“武功强人”道光帝越治越坏的战备水平,让清军在鸦片战争开打后就被打花。各级官员们却继续报喜不报忧,管他前线水深火热,能哄道光帝一时是一时。以至于沿海连番沦陷,诸多将领壮烈捐躯时,自我感觉良好的旻宁,竟还误以为清军前线形势一片大好。更不停下令前线将军别手软,一定要团灭了英军再收工。直到英军迫近南京,前线牛皮再也吹不下去,这才撞上丧权辱国的现实。

虽说一场鸦片战争,大清朝军事装备差距明显,但是,如果没有道光帝旻宁拙劣的治理决策,大清朝,不至于这么惨。

这位“文武双全”皇帝,一生的唏嘘功过,哭笑不得之中,却也有另一个浅显的生活道理:倘若找不准发力方向,不顾事实的瞎忙,就算如旻宁一样文武双全,结果也可能悲剧。

上一篇 : 道光皇帝在整个清朝该如何去定位他?时代的潮流是不可抗拒的
下一篇 : 忽必烈对元朝的这几大贡献,至今后人都在受益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