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赵高宦官还是太监?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关系

2020-07-16 赵高是太监吗 赵高是谁

说起秦朝,总绕不过一个人——赵高。史书大多认为赵高设计、参与了胡亥的“篡位”,是公子扶苏之死的幕后帮凶。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对赵高的“指控”,是陈胜、项羽等人的“诬陷”,目的是为反秦提供法理依据——我们不是为了造反,是拨乱反正,为扶苏报仇。

我认为,这种争论不会有结局,因为谁也拿不出关键证据(仅有史记记载可不够),关于赵高是否矫诏不是本文探讨的内容,今天我们以赵高的身份,来聊聊宦官、阉人、太监的关系。

关于赵高的来历,《史记·蒙恬列传》中,称“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这段记载有两个意思:

一、赵高是诸赵远属,即赵国宗室留居秦国之人,或从赵国逃亡而来,或是赵国质子的后代。

二、赵高的母亲被判了刑,是赵高兄弟几个自出生之后,身份地位低下的原因。

赵高因为本身雄武有力,外加熟悉秦律被嬴政看重,任命为中车府令,赵高的崛起便源于此。嬴政对赵高的重用,也许有“同为质子”的怜悯。

我们知道,嬴政幼年成长于赵国邯郸,他的父亲子楚以秦国质子的身份,“客居”赵国。秦国打赵国越狠,嬴政的生活越惨,成天担惊受怕不说,还会受到赵人欺负,毕竟秦赵开战,很可能拿质子开刀。

或许正是这样的经历,嬴政对赵高灵验祥康,除了他的才学,便是他质子后代的的身份。赵高曾触犯秦法,被蒙恬判处死刑。秦始皇以“高之敦於事也”为由,不仅赦免了赵高的罪,还恢复其官职爵位,可见赵高在始皇帝心中的地位。

现在的争论点是赵高究竟是不是阉人,对其宦者的身份没有异议,因为宦官在秦汉以前,不是阉人的专指。对于赵高是不是阉人,我们得先了解下“宦”这个词。

宦上有“宝盖头”,代表房屋、宫殿,下从臣。最初指的是宫室内的奴隶,即臣在宫室,后来指君主的仆从,逐渐引申为官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官宦。

宦官则变成了一个职位,指的是宫中服侍君主、王族的仆从。哪怕是君王仆从,身份也不会太高,这符合赵高“世世卑贱”的说法。

秦二世时期,李斯与赵高争权,向二世打小报告,胡亥以“夫高,故宦人也”来反驳李斯。胡亥的意思是赵高很早服侍自己,自以为了解其为人秉性,这样的人不能被信任重用,还有什么可以信任?

胡亥以远疏亲近来作为重用赵高的理由,坐实赵高宦者的身份,却没有说赵高是阉人。

太史公替李陵辩罪,被汉武帝判处腐刑,他在《报任安书》中提到“宦竖”一词,指的是阉人宦官。史记中没有赵高和宦竖的关系,赵高仅仅被称为“宦人”,毕竟宦人可以是阉人,也可以是正常人。

宦官也就是皇宫内仆从全部用阉人,是在东汉光武帝时期,《后汉书·宦者传》“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说明东汉以前有正常人为宦官的例子,甚至不少。

历朝历代,提到秦朝灭亡的原因,有秦法残酷、二世昏庸、残暴不仁、穷奢极欲等等,却没有说过秦朝有赵高阉人之祸。东汉则有“亡于阉人”的说法。

还有一些辅证,比如赵高有女婿,当然赵高的女儿可以是领养的,也可能是成为“阉人”前生的,这个证据不是很充分。正如我在本文开头所说,除非赵高本人出面,否则这问题很难说清。

东汉以后,宦官成了阉人的专有词。陈琳为袁绍做的讨曹檄文,称曹操为“赘阉遗丑”,只因曹操祖父曹腾是汉朝的大宦官,宦官是正是称呼,阉人则是贬义。

直到明朝朱元璋建立十二监,每个监的首领为掌印太监,太监一词才算是与阉人联系起来。十二监长官,即太监成了宦官的首领,因此最初的时候,不是所有的宦官能被称为太监。

明朝中叶,宦官权柄逐渐增大,出现许多有名的大太监,如王振、刘瑾等。太监权力大了,身边的宦官也是水涨船高,明朝官员为了奉承、巴结这些人,将他们统统称为太监,做个不恰当的比喻,正如现代,我们总会称对方为“某总”。

在明朝,太监虽不是指全部宦官,但意思也差不多了。到了清朝,太监、宦官、阉人三个词才真正表达同一个意思,没了本质区别。

宦官可以说贯穿整个封建历史,东汉、唐、明的更是宦官三大“巅峰”时期。弄明白宦官、皇帝、外戚、大臣之间的关系,也能梳理下各朝代的权力斗争,或许能将当时的事件,看得更清楚。

上一篇 : 刘备有四个儿子,其中这个儿子战功赫赫,但最后为何会被刘备亲手杀死呢?
下一篇 : 历史上的赵高是一代奸臣,他的身份是太监吗?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
好工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