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符坚在淝水之战是怎么输的?符坚其实忽略了这两点因素

2020-07-23 淝水之战怎么输的 淝水之战失败的原因 淝水之战

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永兴元年(公元357年)符坚即帝位后,即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进行改革,因而兵强国富。建元六年(370年),符坚以"先强后弱,各个击破"为方略,开始了他的统一北方的战争。十余年间,先后击灭前燕、前凉、代等割据王国,并夺取东晋梁(治今陕西汉中)、益(治今四川成都)两州及襄阳、卑城等战略要地,把中原地区全邵纳入前秦的势力范围。后又进军西城。其版图据《高僧传·晋长安五级寺释道安传》所载:

"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苞襄阳,北尽沙漠。"

许多部落、小国也竞相归附,《晋书·载记符坚上》记载:

"邵善王、车师前部王来朝,大宛献汗血马,天竺献火浣布,康居及海东诸国,凡六十有二王,皆遣使贯其方物。"

此时唯一与前秦相抗衡的,只有偏处东南一隅的东晋。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发动对东普的战争——淝水之战,欲灭东晋,完成统一大业。

淝水之战是前秦统一战争总战略的组成部分

前秦是一个通过军事征服逐步发展而成的封建军事帝国。前秦军的统帅符坚虽是一位氐族皇帝,但从小受汉文化教育,"博学多才艺,有经济大志",在他的观念中"中国"应是个整体。这一点是历史上的少数民族统治者所不可能达到的思想高度。符坚继其父业后,《晋书·载记符坚下》记载了他说的话:

"混一四海……不得辞天下,吾每思天下不一,未尝不临食辍埔。"

于是苻坚勤修德政,用贤使能,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发展生产,积聚力量。前秦对北方的统一,结束了半个多世纪国家分裂、民族残杀的局面,使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时东晋的战争,同样旨在统一中国,结束南北分裂局面。

虽然他进攻东令的结局是失败的,但应把淝水之战看成是符坚进行统一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在北方进行的统一战争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前秦统一的客观条件

前秦之所以能在民族纷争的环境下统一北方,除了前秦的强大和前秦统治者积极有效的措施外,与当时民心思定、厌恶战争及民族矛盾减弱和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无关系。苻健采取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取得了稳定民心、巩固统治的效果。及苻坚之时,更是大兴文治,缓和民族矛盾,塑造正统王朝形象,《资治通鉴》记载:

"坚举贤才、修废职,课农桑、恤困穷,礼百神,立学校,旌节仪,继绝世;秦民大悦。"

由此北方民族矛盾走向缓和,前秦也日益强大,加上民心思定和民族融合的趋势,前秦逐渐统一了北方。公元370年,前秦灭前燕;371年,灭仇池;376年灭前凉,灭代。

在苻坚的文治下,北方的民族矛盾进一步缓和。前秦得到了关东民众的拥护,总体上说,淝水之战前,北方民族矛盾并不尖锐,更不是导致前秦淝水之战败亡的主要原因,否则战争还未打,在苻坚征发士兵的过程中,前秦就早已瓦解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而是苻坚征发了近百万的大军。

而且苻坚任用王猛,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开明的政策,使得前秦走上封建化,前秦逐渐强大并统一了北方,并试图消灭东晋,进一步统一全国,怎奈拥有百万之众,却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看起来似乎令人难以置信,其实,苻坚在他治理前秦、统一北方的过程中,由于他性格的两面性,早就埋下了他败亡的种子。是他自己拿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他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面性与矛盾性,这种矛盾的性格在他采取的种种措施和行为中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原因

从军事角度看,最初两军隔河相望,《资治通鉴》所记:

"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可以看出,整个过程并无真正意义上的战斗。而秦军因何自溃,成为了最大的疑问。从符坚的战术选择来看,他并非要如谢玄之意。

相反的,他有自己的打算。符坚的本营远在项城,北军粮道漫长,补给困难。此外北军天然擅长陆战,如果趁南军渡河,铁骑掩杀过去必将势不可当,从而速战速决以避免落入持久战。

但是符坚忽略了两点因素:

一、前秦部队的构成是多民族化的混杂部队,战术素养良莠不齐。在符坚作出退而击之战术选择之前部队也并未进行过相关的战术演练,符坚的决定也就成了拍脑门决定,部队的上层缺乏有效的手段及时向下传达战术意图,导致到达基本战斗单位的口令变成了简单的"后退",最后也并未设置明确的停止讯号。这种军事指挥上的失误无疑是失败的关键。

二、 符坚忽视了反谍的工作,放纵了朱序对军队的破坏。因符坚生来宽厚,对凡是归降于己的敌人不但不杀,反而大多都给予重用。如羌人姚苌,鲜卑人慕容垂等,皆是前秦劲敌,归降后均位高权重。朱序本是原东晋襄阳城守将,被俘后也官至尚书。早在战前,朱序在被派往游说谢石后,就私底下向东晋泄露国家机密,《资治通鉴》记载:

"序私谓石曰:'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回归秦阵后,终于被朱序抓住良机,在阵后大呼:"秦兵败矣!"士兵便开始溃逃。

而从苻坚自身来看,苻坚一方面深受汉文化影响,另一方面又带有氐族的落后性。所以,他雄心勃勃却缺少谋略,有勇无谋;想王天下却不能虚心纳谏,专断独行;以仁义治国却不能分辨善恶,重小信而轻社稷;想要一统天下,却不顾自己兵疲民惫的实际情况,一味的武力征伐,穷兵极武,只是要实现他征服东晋,一统天下的愿望,好大喜功。

这是苻坚性格的两面,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与不能摆脱氐族落后性的制约。两面性在他身上结成了一个矛盾,并由此塑造了一个有勇无谋、重小信而轻社稷、专断独行、好大喜功的苻坚,一个理想主义的悲壮英雄。他与项羽有几份相似,如妇人之仁,但他又缺少几分项羽君临天下的霸气。

他有着氐族的纯朴简单、剽悍、直率,又有着汉文化对他以仁义王天下、以德治天下的影响,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两面并没有在他身上实现完美的结合,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交错,塑造了一个有着诸多矛盾性格的苻坚。

他以开明统治者自居,听取他人意见,却又专断独行,不能虚心纳谏。苻坚登上王位之初确实是能听取他人意见的,如杀氐贵樊世和外戚,强德,厉行法治,他都听取王猛的意见,积极支持王猛。但在苻坚以后的统治过程中,更多的表现出了他不能虚心纳谏、专断独行的一面。王猛劝他除掉慕容垂、姚苌等人,苻坚却一厢情愿的滥施仁义,对他们信任有加。就连王猛劝他都不听,更不用说别人了。

其实在淝水之战前,前秦众臣轮番劝谏苻坚不要伐晋,苻坚不为所动,苻坚拒谏出现达九次之多。多个"坚不听"体现出的是一个专断独行、试图以一己之野心统一中国而不顾一切的苻坚。

而且他大兴文治,广施仁义,效法古圣王,以"义"取天下,却又好大喜功,穷兵极武。一方面,苻坚任用王猛,"崇礼儒士",兴儒学;以"恩信怀戎狄",笼络各少数民族贵族,宽恕对待氐族亲属,似乎是一派圣王形象。但另一方面,他却好大喜功,穷兵极武从公元370年总兵十六万灭燕到382年吕光总兵十万铁骑五千远伐西域,再到383年大举伐晋,总计十四年间,动员数十万兵员的军事行动,竟达十五、六次之多。这样长时间、频繁的对外征战,导致的只能是兵疲民惫,国势的削弱。

苻坚还试图"王化天下",树立圣君形象,但又摆脱不了氐族豪强的实质。苻坚确实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缓和了民族矛盾,并且以"恩信怀戎狄","崇礼儒士",力图树立自己封建圣君形象。但他又一味征伐,不讲策略,不懂进退之道,不谙缓急之理,且发兵百万却无统一部署。这一切,无不表现了他氐族豪强的实质。

淝水之战使得东晋对江南地区的统治的确得到了稳定,但是前秦帝国对东晋帝国发动的战争并不能算做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东晋的政治腐败,上层崇尚老庄之学,以清谈为时尚。政治上的不作为使得民生相当艰难,而前秦帝国政治清明,同时大力推广汉学,其对中华文化的继承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东晋,在当时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

假如符坚统一了中国,以氐民族对于汉文化的着迷程度,东晋遗留的中原文化也依然会得到保留。公元383年,符坚输掉的这场战争令人扼腕;对于人民来说,则意味着灾难。于是北方大乱,割据四起,直到隋重新统一中国的200多年里,北方人民仍然会不时的怀念符坚缔造的那个短暂的盛世。

上一篇 : 赵飞燕和赵合德生前备受宠爱,结局万般凄凉
下一篇 : 苻坚的部队在淝水之战怎么输的?他们输于种族上的纷杂和语言上的不通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热门搜索
back_img
back_img
功能直达
分享
反馈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
好工具推荐